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知识点题库

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①宗法观念       ②忠孝观念        ③等级观念       ④宗教观念      ⑤尊卑观念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
把“亡国”与“亡天下”区别开来,后人据此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代思想家是(   )

A . 李贽 B . 顾炎武 C . 王夫之 D . 梁启超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 . 经世致用思想 B . 批判君主专制思想 C . 自由平等思想 D . 重农抑商思想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与上述言论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

A . 格物致知 B . 心即理也 C . 经世致用 D . 存天理,灭人欲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

A . 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B .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C . 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 .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家训是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人刘禹锡在《名子说》中说:“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代学者倪思在《经锄堂杂志》中说:“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量入为出,则不至乏用矣。”

明人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士、农、工、商各居一艺,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清人张英《恒产琐言》有:“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与读两字。”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

晚清家训已经出现革新思想的变化,如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梁启超给梁思成(建筑大师)的家信中说:“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市容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美,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研究了解。”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家训内容的变化。

黄宗羲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 . 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 . 否定了君主制度 C . 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 . 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 . 汉代儒学的主张 B . 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C . 陆王心学的思想 D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有学者提出,“夫天下之民物众矣,若必欲其皆如吾之条理,则天地亦且不能……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该观点(    )

A . 继承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B . 主张对人性加以束缚 C . 挑战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D . 质疑了封建君主专制
下列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的是(    )

A . 李贽: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 . 黄宗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 顾炎武:“天下为主,君为客” D . 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
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有一定之学术,各有必至之事功。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 B . 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贡献 C . 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 D . 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
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不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
A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 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C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 批判礼教的虚伪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对材料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 . 集权过甚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 B . 地方势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 C . 加强对地方官府监察的必要性 D .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了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
A .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 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C . 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D . 知识分子关怀现实的情怀
黄宗羲认为,古者天子之位不传子而传贤,到了后来天子之位传子,而自宰相以下无不传贤,天子之子不皆贤,可赖宰相传贤以补之。他旨在强调(    )
A . 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及落后性 B . 扩大相权以防止专制的必要性 C . 专制下官僚政治存在的合理性 D . 晚清恢复宰相制度的进步意义
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黄宗羲主张“工商皆为本”。这些思想从根本上反映了
A . 李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 B .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传统观念受到严重冲击 C . 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 D . 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已经产生
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  )
A . 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 B .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C . 是对理学思想的创新 D .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下表是“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统计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占比%

汉代

7.97

宋代

15.89

清代

22.71

A . 史官主导思想的转变 B . 封建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 .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D . 强化专制主义的需求
史载,清乾隆皇帝推崇两汉经学,多次在经筵讲学(大臣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的活动)中对程宋理学提出质疑;在刊印儒学经典时,更重视《五经》而冷落宋儒推崇的《四书》。这反映出乾隆时期(   )
A . 皇帝推动儒学复兴 B . 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C . 思想领域渐趋保守 D . 君主意图控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