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知识点题库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主主义

从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A . 宗教文化 B . 科学技术 C . 社会理论 D . 文学艺术
时人对中国近代某一著述的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请判断此书应该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孔子改制考》 C . 《新学伪经考》 D . 《赫胥黎天演论》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 . 魏源 B . 李鸿章 C . 康有为 D . 陈独秀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他们”应是指(    )
A . 抵抗派 B . 洋务派 C . 维新派 D . 革命派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确切而论,句中省略处应是(     )
A . 始而言政,继而言技,进而言教 B . 始而言技,继而言教,进而言政 C . 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 D . 始而言教,继而言政,进而言技
下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对该名人产生影响最大的近代西方进步思想是(    ) “惟适之安”

A .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B . 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 . 生物进化论 D . 天赋人权
维新变法运动时,康有为说:“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指政治上实行(    )

A . 君主专制 B . 君主立宪 C . 联邦制 D . 共和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现在公认,民国初年有一个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期”。一方面,它是“一战”造成的,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袁世凯的近代化意识和对外开放,“黄金期”不可能形成。学者苏全有认为,袁世凯的对外开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开通商业“特区”,扩大开放范围;二是引进外资,尤其注重侨资。

——李宗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袁世凯》

材料二:(在宋教仁案以后)孙中山将袁世凯定性为“独夫民贼”,并谴责袁世凯“改毁约法,解除国会,停罢自治,裁并司法,生杀由己,于夺唯私;侦谍密布于交衢,盗匪纵横于邑都;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军府艰难缔造之共和,以是坏灭无余,而贼恶盈矣!

——《近世人物传记——袁世凯》

  1. (1) 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苏全友和孙中山对袁世凯的不同评价及其理由。

  2.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袁世凯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李鸿章说:“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这说明李鸿章(    )

A . 希望战争时期与敌国进行谈判斗争 B . 认为外国人进入中国意在刺探情报 C . 接受外国公使进京的近代外交方式 D . 互市对经济发展有利不能轻易偏废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时说:“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不知自反,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是疾误庸医不咎方,而咎药材之无力也。”由此可知,魏源认识到(    )

A . 急需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B .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C . 武器装备落后导致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 D . 落后腐朽的军事制度是中国战败的主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 (2) 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
  3. (3) 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 (4)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近代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官方文书中,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却也依旧自居“天朝”,弄得英国人在《南京条约》内义正言辞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并且依旧声明“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

——曹南屏《“夷”与“洋”:偏远的“他者——近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

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清王朝的“夷狄”观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视角分析近代国人由“自居天朝”到“醉心欧化”的主要因素。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 . 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 .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陈独秀(  )
A . 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 . 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 . 发动新文化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 . 提倡学术自由,普及
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
A . 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 . 认为三民主义存在不足 C . 反对推翻满族贵族统治 D . 公开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有学者提出“新文化运动至少在其发展初期,只是上一阶段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的历史工作的继续。”以下内容贴近该学者观点的是:他们都在(    )
A . 倡导共和 B . 改良文学 C . 打倒孔教 D . 开启民智
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道:“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持其说。”该想法(  )
A . 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 . 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 . 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 . 本质上是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掀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臣窈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摘编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摘编自李喜所《成败得失一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材料三:“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因而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摘编自房德邻《回顾戊戍重温历史》

  1. (1) 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
  2. (2) 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3. (3) 据材料三,指出作者评价戊戌变法的视角。请据此视角,简述戊戌变法的积极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改革成功的立足点。
20世纪初,孙中山指出:孔子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革命者乃“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其意在(   )
A . 揭露预备立宪的骗局 B . 宣扬天赋人权思想 C . 以传统论证民主革命 D . 肯定传统政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