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1. (1) 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2. (2) 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3. (3) ①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

    ②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方针、口号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方针、口号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教兴国

A . ①②④③ B . ④③①② C . ③④②① D . ②①③④
清末1907年学部颁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只能入小学和师范学堂,并且男女要分校、分班受教。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戊戌变法使女子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 B . 《共同纲领》体现了新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C . 《共同纲领》强调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生产劳动服务 D . 新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建议。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是中央官学──太学正式成立的标志。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

──《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1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 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1224年);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 1181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后来才独立成科,“七艺”是其主要课程。“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摘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

  1. (1) 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 (2)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的不同之处,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1969年以后几年里,我国许多地方的小学开设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中学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农业基础、工业基础、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不足60%。这种做法(    )
A . 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B . 锻炼了学生能力,值得继承 C . 是对文革时期文化专制的抵制 D . 造成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下降
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
A .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 . 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 . 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 . 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
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此图不能反映(    )

A . 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民众重视 B .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教育 C . 文革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招生 D .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下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表中信息直接反映出山东(    )


学校数(单位:所)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1949年

27476

66

41

193

3.89

1.77

1998年

34480

4635

303(含民办高校)

951

571.5

51.4

A . 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 B . 普通教育结构进进一步优化 C . 教育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D . 经济发展带动了教育投入
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年度

高等学校

中学

小学

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

1950

227

13.4万

3690

109万

40万

2439万

1965

434

67.4万

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

1441.8万

168.19万

11600万

A . 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B . 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 C .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D . 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
20世纪90年代,为了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
A . 开始推行扫盲教育 B . 提出“双百”方针 C . 恢复国家统一高考制度 D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    )
A . 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 B . 贯彻“双百”方针 C . 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D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为了进一步消除教育工作中“左”的思想影响,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新形势,1985年5月15日-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体制的改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决定》的主要内容是:其一,明确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其二,确立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一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三是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其三,提出了保证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大措施。《决定》的颁布使得我国教育改革有了明确的坐标与方向。

——摘编自张乐天《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指引》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5年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5年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童第周(1902—1979),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具有坚实的文化基础,有感于近代中国的科技现状,1927年,童第周正式到南京中央大学教书,进入了教育和科研领域。在亲友的支持下,1930年9月,他远赴比利时留学,用自己的智慧、才能,赢得了达克教授的信任。1934年,童第周回到了祖国,战乱期间仍坚持执教。童第周很早就认识到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鉴于当时中国科教体系的混乱,1948年,他又聘请在美国的物理海洋学家赫崇本担任山东大学海洋系教授,童第周在大学任教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1979年,科学巨匠童第周逝世,享年77岁。

——摘编自王岩《我国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童第周为我国近代科教事业做出的贡献及其个人品质。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童第周致力于近代科学教育事业的时代背景。
观察下图(1952年8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上,运动员进行识字赛跑比赛。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写出规定的几个字后,才可以起跑)。图片说明新中国(   )

A . 义务教育已得到落实 B . 提升了军队文化素养 C . 创新文化普及的方式 D . 扫盲教育得以普遍落实
材料:于漪,女,汉族,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59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书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据《2019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大全》整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漪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于漪身卜体现的时代精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这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教育(     )
A . 朝着人民教育方向发展 B . 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C . 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D .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从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到1954年,我国密集召开高等教育、工农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全国会议,会议文件大都转化为教育政策。这表明新中国(   )
A . 重视教育发展的顶层 B . 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C .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体系 D . 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国策
1958年中国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方针客观上(  )
A .   提高了我国教育的质量 B . 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实现 C . 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 D . 有利于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科类高等院校及专业建设得到高度重视。1949年全国高校共计205所,其中工科类高等院校28所,占全部高校的13.7%;高校学生总数11.65万人,其中工科生3.03万人,占总学生数的25. 9%。1951年,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提出工科类高等院校调整方案,注重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此后两年时间全国新建矿冶、钢铁等12个工学院,建成化工、电机等专业体系。1952年后,全国高校共201所,其中工科类高等院校数量为43所,首次居各类院校第一,占比21.4%;高校学生总数19. 11万人,其中工科生的数量6.67万人,亦位列各科学生数第一,占比34. 8%。

——摘编自陈聪诚《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19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
A .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B . 听党指挥,服从分配 C . 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D . 考研出国,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