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 恢复高校考试招生的制度 C .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 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 . “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 B . 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 C . 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D . 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
《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中提到"教育工作应该为战争与进行广泛的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教育服务观点出发,教育为着战争……用教育工作帮助战争的动员",这种教育(     )

A . 具有泛政治化倾向 B . 走群众路线 C . 具有全盘苏化倾向 D . 服务抗日战争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材料三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1. (1) 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2. (2) 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3. (3) 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宗族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愿愚人知。便是大愿。

国谋早完(完粮纳税)即囊棠(粮仓)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节选自(明)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家庭教育起步较晚。1903年,张百熙等人编订《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强调了家庭通过现代科学的方法抚养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民国初年,广东省省长朱庆润撰写《家庭教育》一书,书中除继承了对未成年子弟教育的优良传统外,还根据当时国民的弱点和近代国家发展的要求强调了“制苟且的教育”“公德的教育”“军国民的教育”等理念。南京国民政府于20世纪40年代先后颁布了《家庭教育实验区设施办法》等法规积极推行家庭教育。内容沙及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等四个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实验区在政治方面的目标为“了解并信仰三民主义;具有注意时事的习惯;能积极参与地方自治活动及各种民众组织”。《推行家庭教育办法》中特别规定“各级学校推行家庭教育,教职员学生均应参加,并以女教职员幸生为主体,推行各项工作”。此外,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在各级政府组织均应设置家庭教育组织机构,负责推行家庭教育。

——摘编自吕雯慧《略论近代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改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家庭教育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2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工作,由于在此之前各大行政区、省、市的院系调整委员会已经相继成立,垂直的行政机构保证了院系调整方案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进行。到1952年底,四分之三的院校完成了调整工作,一套模仿苏联教育思想的新的高等教育体制得以建立。

通过调整,从1952年到1951年,综合性大学从55所减少到14所,工学院由28所增至38所,师范院校由12所增至33所。到1957年,全国高等院校共设置了专业323种,其中工科183种,而文科、政法、财经等专业比重急剧下降,1947年文法商科专业在校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7.6%,到1957年降为9.6%。

除此之外,这次调整还全面改造了高等院校内部结构,高等院校的方针政策、建设计划、规程制度、教学计划、教材编审、生产实习等都由国家统一掌控。

——摘编自《1952:中国大学的死与生》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1952年院系调整实施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院系调整的影响。
1977年高考,570多万考生报考,录取率为5%,以后录取率总体增加,到2016年高考,940万考生报考,录取率超过82%。这反映出(  )
A .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不断取得新进展 B .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取得新成就 C .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了国民素养 D . 高考制度改革适应了国家战略需要
观察下列两幅图,从中得出的正确理解是(    )

①高等院校是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的摇篮

②教育的发展创新需要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③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动力,教育与科技是紧密结合的

④科技是改善教育环境的必由之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某高二同学在进行一项关于“新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搜集到一张图片(图),这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 是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的标志 B .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真正落实 C . 是新中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开端 D . 表明高校招生实行“推荐”的政策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当时,全国学制的完全统一虽然还有一些困难,但是确定原有的和新创的各类学校的适当地位,改革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为此,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完全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和需要,它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吸取了我国人民教育(主要是革命老根据地的教育)的经验,改革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旧学制,制定了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所必需的新学制。新学制完全革除旧学制的弊端,其改革的重点是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新学制明确作出关于工农速成教育和各级各类业余教育的规定,这两种教育不是占次要的地位,而是与其他各种教育占同样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李建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影响。
下表为2013—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单位:万人)统计表。据此可知,我国(   )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中等职业教育

675

620

601

593

普通高中

823

797

797

803

A .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B . 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C . 对高校建设力度加大 D . 教育改革放缓和迟滞中等教育发展
2000﹣2009年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2.6%.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回应 B . 多样化办学推动高校的普及 C . 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D .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发展
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这则材料说明(   )

①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根本政策  ②应该坚持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③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

A . ①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978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此后就办好外国语学校、提升中学外语教育、构筑高校外语教学体系、编写外语教材等开展了大量工作。据此可知,外语教育(   )
A . 为中国融入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B . 推动了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 . 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 . 服务于新时期中心工作的需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小学生入学时间相对统一,“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教育经费来源有等级之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学校开设三类基本课程,一是识字,二是诗赋 , 三是经术(儒家经典)。后来,由于科举取士深入人心,学塾也重视制科文字(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另外,私塾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摘编自倪方六《中国古代小学怎么上》

材料二:学习生活: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追求实验生活即教育的真实性。以共生活共甘苦为原则,养成生活的正确意识和态度。

生活目标:康健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

学习方法:要认识每晚容易看见的恒星和行星十二颗以上,并能懂得风云雨露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和人生的关系。会唱十二首新歌、会弄一种乐器、会表演六种话剧、会打六套拳术、会开留声机、电影机和无线电收音机。

——汪达之《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教育大纲》(1934年)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形成有利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入课本入课堂、入脑入心……2017年,历史学科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出台。新课标注重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新增了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阐述,深化高中学生对人类发展基本脉络的认知。

——根据习.平总书记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等资料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相比,20世纪30年代淮安新安小学教育出现的新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当代中国教育所体现的核心理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的……发明,被马克思称之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被弗朗西斯*培根称为“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和状态”的伟大贡献。

材料二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1. (1) 指出12、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的两项科技发明,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和状态”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及其意义。
如图是1962年出版的《文字改革》中丰子恺先生的《今昔对比》图。当时文字改革的目的是(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C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 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
“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 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 .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 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划;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B . 新时期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 C . 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发展的需要 D . 高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1979-1989年,我国扫盲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过去的"语录班""喊口号"现象消失了,各种形式的"技术学习班"大量涌现,与思政教育一样倍受欢迎,扫盲形式更现代化,扫盲甚至被纳人了宪法等。这些"变化"反映出扫盲工作(    ) 
A . 忽视了公民的道德教育 B . 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要求 C . 体现了"开门"办学方针 D . 培养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