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知识点题库

唐代成年男子从21岁到60岁为国家服兵役,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求把当年征兵范围提前到十八岁,这一要求得到唐太宗的支持,并草成诏敕,但不得鱼,明年无鱼。”此项提议最终没有通过。这一事例从根本上说明了

A . 唐太宗虚怀纳谏 B . 中书省的权限低于门下省 C . 三省六部制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 D . 唐代政治呈现出民主的特征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 .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 .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 . 全国所有地区都设置了行省
“(汉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以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B . 汉武帝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C . 有利于西汉的“大一统” D . 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 

A . “世官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的正确顺序是

A . 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 B . 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 C . 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 D .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主要负责处理财政事务的是

A . 秦朝的郡尉 B . 汉代的刺史 C . 宋代的三司使 D . 元朝的“国师”
伏尔泰曾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      )

A . 提高了官员的道德素养 B . 有利于官吏选拔的公平公正 C .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D . 有利于官员创造意识的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和东亚系双聘教授本杰明·艾尔曼( Benjamin Elman)说:“虽然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了,这种传统却以另一种方式被传承下来。如今各个国家普遍设立考试制度,这是从以前的中国科举制度转变而来的。尽管其内容改变了,但它的技术、方法和规制都被延续了下来。从这个方面看,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结合所学知识评论材料中关于科举制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 . 地方无选举权 B .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 察举制的弊端 D .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材料二 诏曰:“朕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也。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议二千石不举者罪。”有司奏:“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

——《资治通鉴》卷十八《汉纪十》

材料三 由此论之,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敝法,更立一代之美制。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纪三》

阅读材料,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其后来又被什么制度所取代?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社会存在什么问题,解决办法如何?

  3. (3) 材料三中所说的“一代之美制”后来在何时开创?简要说明其创立之初,对匡正时弊所起到的主要历史作用。

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   )

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上述现象

A . 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 B . 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 C . 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 D . 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 郡县制的推行   B . 科举制的设置 C .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 . 中央集权的加强
元代在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各行中书省(    )

A . 其以下的行政区划为州县二级制 B . 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向皇帝述职 C . 采取省官相互监督形式进行监督 D . 重大的军政要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禁兵把持于内,藩镇偃蹇于外,唐朝的政局,终已不可收拾,遂分裂而为五代十国.唐时的节度使,虽不听政府的命令,而亦不能节制军队.军队不满于节度使,往往哗变而杀之,而别立一人”.北宋初,宋太祖大力整顿兵制,加强中央兵权.宋朝兵之种类有四:曰禁军,是为中央军;曰厢军,是为地方兵;曰乡兵,系民兵,仅保卫本地方,不出戍;曰番兵,则系异族团结为兵,而用乡兵之法.“太祖用周世宗之策,将厢军之强者,悉升为禁军,其留为厢军者,不甚教阅,仅堪给役而已”,所以军队的重心,实在禁军.与之前府兵制相反,宋朝兵民分业,士兵全部招募,平民出饷以养兵,募兵专务训练战争之事.宋初,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殿前司分立,合称“三衙”,三衙分掌禁军,厢军则隶属于侍卫马军司或侍卫步军司,“天下兵柄尽在焉”.但是,三衙却只管统制训练,不及其他;武官选授和军队的调发则由枢密院掌管;军队出征时又往往不用三衙将帅,而临时任命其他官员为统帅,事定以后,兵归三衙,将还本职.

宋代兵制改革为赵宋皇室消除了腹心之患,有利于长治久安,为两宋时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文化的昌盛与繁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其意义与影响不可小觑.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说明宋朝兵制改革的原因和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兵制改革的影响。

北宋建立后,首先削夺大将的军权,这主要是着眼于(  )

A . 加强军事力量 B . 抵抗辽的进攻 C . 保障皇权稳固 D . 镇压人民反抗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郡县,奉“六条问事”中有五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相(地方王国)。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

A . 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管理制度 B . 解决诸侯王国问题 C . 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 D . 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隋文帝取消地方政府对州刺史和其他地方官员的任命权,而将这一权力交给吏部。然后,逐步采用其他措施以使集中的任命权有效地实施。措施之一为“回避法”,它规定州县官员不得在其原籍任职。此外,还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进行年终考核,并根据评定的结果升降赏罚。为了维护新的官吏体制,又采用了几种对策。一是皇帝亲自巡视,文帝就花了很多时间考察地方官员的行政效率。另一个对策是他指派巡视州县政府的官员,使之充当隋帝“远布之耳目”。第三个对策是派专使调查某一特殊情况,然后上报。第四个是利用御史台,它拥有大权,不但能查访官员的公务,而且还了解他们的私生活,如有不良行为,即行弹劾。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隋唐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时官吏体制改革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时官吏体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历史上时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 . 秦朝郡县制 B . 西汉郡国并行制 C . 元朝行省制 D . 清朝军机处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的事实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 尚书-中书-门下—工部 B . 中书-门下-尚书—工部 C . 尚书-门下-中书—工部 D . 门下-中书-尚书—工部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朱元璋实行了半印勘合制度。规定凡文书纸上均须加盖半印(即关防官印),以便核对。这一制度的设置旨在(    )
A . 确保文书安全 B . 削弱丞相权力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提高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