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知识点题库

如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 . 鸦片战争 B . 天国兴衰 C . 洪秀全 D . 《天朝田亩制度》
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 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  ④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④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下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 .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B .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军民抗击英军
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  )

A . 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的决心 B . 反映了邓世昌强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C . 反映了维新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 . 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  )

A . 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B . 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C . 英美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D .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 . 割占中国台湾 B . 掀起瓜分狂潮 C . 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D . 扩大资本输出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可能(    )

A . 是大清帝国国歌 B . 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期的国歌 C . 伪满洲国国歌 D . 新中国成立前夕政治协商会议征集的国歌之一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了门,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A .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B .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C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 .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观念·观念社会化·社会行动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秦国在政治上出现了“革命”性变化。该变化的影响在东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足可以与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出现相比拟。中国与古希腊一样,贵族社会危机终于导致贵族制度的“民主化”。农民上升为“武士”,摆脱贵族大家族控制,取得了爵位,亦即将贵族的旧等级移置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新环境之中。

材料二 民主一词古已有之。在先秦文献中的含义是“民之主”,即最高统治者。Democracy一词传入中国后,被译为“民主”。民主在近代具有多种含义。据统计,1864年至1914年间,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含义

时段

人民统治

与专制君主制相反的制度

民选领袖

君主

1864—1894

12

323

7

5

1895—1900

149

640

102

7

1901—1908

391

1210

39

0

1909—1914

76

490

16

0


材料三 近代西方历史中,政治的合理性往往与人民一词相联系。主持审判查理一世的大法官以英王违反与人民的契约为名,判处国王死刑。北美大陆会议代表们认为“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暴政之下”,遂决定与英国决裂。法国大革命期间,“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民的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因此需要制定《人权宣言》。

  1. (1) 依据材料,指出“革命”的含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与古希腊变化的相似之处。

  2. (2) 阅读材料二,以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变化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3. (3)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人民”一词在上述各国代表的主要群体;并概述 “政治的合理性往往与人民一词相联系”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

材料一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一一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杭衡;… … 20 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冷洽是国家!

一一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 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2. (2) 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自实现独立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创新的,并综合分析制度创新对美国的积极影响。

  3. (3)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借鉴美国联邦宪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材料三的观点,说明这一借鉴为什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蒋介石说:“所谓‘抗战到底’,率直言之,就是要与欧洲战争——世界战争同时结束。……我们只有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那时候水到渠成,敌人当然消灭,抗战必达目的。”这表明蒋介石(   )

A . 与中共主张相一致          B . 坚持积极抗战路线 C . 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D . 主张依靠国际力量抗战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

A . 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 B . 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 C . 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 D . 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
1942年美国《财富》杂志声称,事实证明中国的确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在战略战术特别是防御性的战略战术方面,中国做的非常出色。”美国媒体高度评价中国抗战的背景不包括(    )

A .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赢得国际社会尊重 B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重新认识中国抗战 C .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美成为盟友 D . 美国准备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支援中国抗战
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
A . 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 . 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C . 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 . 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有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 重点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为英国殖民侵略做辩护     ④ 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要求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一现象说明(    )
A . 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 B . 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C . 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D . 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
A . 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 .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 .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 . 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有学者在评论近代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这部著作指的是(    )
A . 《原道醒世训》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资政新篇》 D . 《海国图志》
《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该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这说明(    )
A . 老百姓文化水平低 B .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C . 中国平民力量弱小 D . 革命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