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知识点题库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是

A . 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 . 中国政府顽固地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 . 中国的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于英国 D .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 . 否定其排外主义 B . 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 . 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 . 全面赞扬与肯定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 . 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 .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 .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辛亥革命
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  )

A . 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的决心 B . 反映了邓世昌强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C . 反映了维新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 . 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

A . 鸦片战争中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然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A . 洋务运动全面展开 B . 中西文化交流广泛 C . 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 . 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材料中“本大臣”是指

A . 李鸿章 B . 康有为 C . 林则徐 D . 曾国藩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 甲午战 C . 中法战争 D . 鸦片战争
下图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它所承载的历史事件(    )

①发生在鸦片战争结束时

②充分地利用了自然条件重创侵略者

③以抵抗列强侵略为目标

④体现了不畏强暴等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近代史上一次外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外国政府对自己的谈判代表提出要“废除垄断性的广州贸易制度”。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是(    )

A . 扩大鸦片贺易掠夺更多财富   B . 增加对华商品输山的集散地 C . 以上海代替广州的贸易地位   D . 加强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控制
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某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知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关于这一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 . 双方出于规避外交冲突的考虑 C .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 . 在当时对双方都有利
下表反映了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贯分布情况

省籍

广东

广西

四川

山东

江西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州

八旗

湖北

台湾

安徽

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

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   )

A . 地方政治派系林立 B . 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C .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D . 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中日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上海由于地处入海口,已经成为西方渗透的大本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的标志是(    )
A . 中英《南京条约》 B . 中法《天津条约》 C . 中美《望厦条约》 D . 中法《北京条约》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火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875年“马嘉理”事件和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处理和规定当中,郭需焘因时事需要出使英国,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先人一步,根据自身的认识,用“本末观”实现了对“体用观”的超越。他说“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

郭禹焘上奏《新加坡设立领事片》以“保护商民,与国政相经纬”,从而做到“官商之意常亲”,于是就有了中国在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郭嵩焘对“夷夏观”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和认识,主张应该主动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郭焘在得知英国将向喀什噶尔派大臣以保全阿古柏政权时,对英国政府提出了严肃抗议,并要求英国政府撤回使臣。在郭焘使英前后,时人尤其是洋务派对西洋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坚船利炮的层面上。而郭焘则不然,他着重去把握西方文化和科学的精神实质。

——摘编自刘平《郭荡焘出使英国述评》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6年郭嵩焘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郭嵩焘的历史功绩。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外交事宜的机构经历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的演变。这些变化(   )
A . 说明原有的整个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 . 严重阻碍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C . 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 . 反映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
鸦片战争后中外条约的订立,重要的是开创了一种中外交涉的“方式”,这种方式说得简单点,就是炮舰出条约,而条约代表胜者的意志,双方所争的常常不是具体的利益,而往往是中外交往应奉行怎样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反映出(   )
A . 中外矛盾主要是基于条约权益 B . 弱国的对外交往缺乏主权意识 C . 中外交涉存在着文化观念竞争 D . 维护外交权益关键是国家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