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辛亥革命 知识点题库

孙中山认为“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的起义是

A . 黄花岗起义 B . 潮州起义 C . 皖浙起义 D . 三元里斗争
有人认为,从实力上来说,孙中山与洪秀全相差很多,而偌大的大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清帝国就瓦解了。请问孙中山摸对的主题是

A . 工业化 B . 反帝爱国 C . 民主化 D . 实业救国
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A . 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 . 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 .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 .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的所说的“新观念”是指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中体西用 C . 立宪代议 D . 三民主义
某大城市市内公园里有一纪念碑,碑文为“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以下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辛亥”指公元1911年 B . 此碑为纪念死难的保路运动成员 C . 城市为成都 D . 保卫胶济铁路修筑权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 . 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 . 孙中山防止社会的贫富分化 C . 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 . 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胡J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合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符合当时世界之潮流的是(   )
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②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③传播民主自由思想    ④大力开拓世界市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曾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这表明孙中山(    )

A . 萌生了对民生问题的思考 B . 早期思想属于洋务思想 C . 形成了民主革命思想 D . 萌生了对民权问题的思考
2016年11月11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习.平指出,孙中山先生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最伟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

A . 推动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 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C .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 确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的演进以洋务运动所提倡的技术模仿为第一阶段之特征,但自强求富凡三十年,甲午一战化为乌有。知识阶层检讨之余,认为日本有宪法而强,中国无宪法而弱,立宪强国之说遂逐渐成为二十世纪初政学两界的共识。

——《中国百年宪政之路》

材料二 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诚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三 牛头上的马嘴。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而要有法制的传统,又必须要有个人权利意识。而要有个人权利意识,又必须要有市场经济的发达。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社会。要市民社会的发展,要需要知识的教育,要需要发达的那种信息的传播。——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法有机的结合。

——萧功秦《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走上探索宪政之路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三对中国近代实施宪政失败的原因分别是怎样认识的?假设他们的观点成立,你认为有哪些理由?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主要反映了(    )

A . 反革命势力旨在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国民宪政意识薄弱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涉及人民权利 D . 民主平等现念缺失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成功在父亲降清后,继续从事抗清活动。北伐败归后,郑军取粮的范围日益缩小,又与清廷和议不成,他深感局势严重,开始考虑向台湾作战略转移。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清廷“国丧”停兵不举,郑成功乘机进兵台湾。苦战之后,荷兰人乞和。他说:“该岛一向是属于中国的。现在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来自远方的荷兰客人自应把它归还原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摘编自白至得《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材料二:晚清以前郑成功所代表的精神,大体亦是传统的“遗民忠义”。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刘师培便观察到,“稍为能说几句排满革命的,都晓得说郑成功是个英雄”。革命者柳亚子言唯有英雄能“排异种以殖新地”。而郑氏能使“欧权鼻祖之兰(荷兰)逡巡让步”,也能使“满族余奴之汉种发奋争先”。

——摘编自陈忠纯《近代国人对郑成功形象的塑造与精神的传承》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成功进兵台湾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重塑的郑成功形象及其目的。

1895年广州起义时,革命党人被认为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上述变化反映出(    )
A .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传播 B . 清王朝统治的日趋衰弱 C . 儒家思想遭到彻底摒弃 D . 资产阶级民主逐步完善
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如图所示)。①处最恰当的填法是(  )

A . 君主专制制度的消亡 B . 保守与激进并存的革命 C . 西方文明礼仪取代陋习 D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中国近60年(1870年—1930年)来的新政都是自上而下,并非由下而上。一切新的事业都是由少数先知先觉者提倡,费尽苦心,慢慢地奋斗出来的。在甲午战争以前,这少数先知先觉者都是在朝廷做官的人。甲午战争以后,革新的领袖权慢慢地转到在野的人手里,但这些在野的领袖都是知识分子,不是民众。严格说来,民众的迷信是中华民族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的大阻碍之一。”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开明分子掀起的新政 B . 维新变法是由知识分子领导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C . 清末新政是由先知先觉者倡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 .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创立三民主义、进行革命实践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有浓重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国际秩序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界,可将孙中山对国际分野的看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孙中山主要是以人种或地域为依据,做出黄白或欧亚分野的判断。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俄的兴起以及帝国主义仍然对中国等国家实行强权压迫政策等因素,孙中山对各国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提出了新的国际分野。他认为以后的国际战争“不是起于不同种之间,是起于同种之间。那种战争是阶级战争,是被压迫者和横暴者的战争,是公理和强权的战争”。从对欧美国家强权政治的批判中,孙中山主张以仁义道德的“王道”取代西方列强以强权武力为内核的“霸道”规则,构建平等、和平的国际秩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仁爱”、“信义”与“和平”等传统伦理准则。阐发“王道”中的公平正义,与无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殖民压迫,主张民族自决的理论是一致的,这正是孙中山与时俱进,将传统赋予时代内涵而走向联俄、联共的原因所在。

——摘编自李育民《论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在一战前后对国际分野标准认识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
A .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 B . 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 C .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D . 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10)

  1. (1) 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其出现的时间。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的诞生”建立的政权性质并简述该政权的建立对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初期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的史实。
关于清末新政的总体研究,可以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为分界线。此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叙述;此后则把新政作为转型现象进行专题研究。分界线前后对新政的研究分别基于(   )
A . 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 B . 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 C . 革命史观 现代化史观 D . 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