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辛亥革命 知识点题库

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A . 清朝政府垮台 B . 封建制度结束 C . 中华民国成立 D . 中国历史巨变
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穗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末“新政”的推行 B .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 .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
1925年9月,《现代评论》杂志刊文指出:现在社会里面——尤其是在知识阶级里面,有一个流行名词,专用以加于政敌或异己者。只这三个字便可以完全取消异己者之人格,否认异己者之举动。这个名词应该是

A . 卖国贼 B . 反革命 C . 顽固派 D . “走资派”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是一个与辫发纠缠在一起的朝代。单是男人头上盘旋的一条辫子,其存废留制就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由满、汉战争而引发的“剃发”“留发”的发式之争,虽然最后以清王朝的军事胜利而告终。……然而为挑战清王朝剃发令,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留全发令。“起义”与“蓄发”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蓄发令”,辫发被太平天国赋予阶级性、民族性等多重含义,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

——摘自侯杰《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材料二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辩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为言,力主“断发”。……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他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抉择。……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辛亥革命最大的结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他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

——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出现的“剃发”“蓄发”之争所代表的政治含义。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不同的历史人物有关“断发(剪辫)”主张和行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说明清朝以来发辫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变迁?
  3. (3) 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社会发展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历史意义。
1905年慈禧太后称:“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坚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束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行之。”这主要表明(  )
A . 慈禧太后准备用立宪抵制革命 B . 慈禧太后想派人出洋考察宪政 C . 慈禧太后已经决定实行宪政 D . 清廷下诏“预备仿行宪政”
“议会采一院制或两院制,行政权由总统或内阁掌握,当日所写之宪法与下面一大群农村组织之关系极微,因为乡民的识字率一般认为只5%,农民只能集体指挥……传统的管制办法着重男人优于女人,年长的优于年幼,读书明理的优于目不识丁,这和全民投票的原则以及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经济之机会不仅不相衔接,而且大相径庭。”这里评论的“宪法”最有可能是(   )

A . 1787年美国宪法 B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 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D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反映(   )

A . 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B .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 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全球通史》评价:“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事实面前土崩瓦解。”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    )

①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

②向西方学习进程缓慢

③照搬西方体制

④民族资本主义孱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个观点表述的是(    )
A . 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 B . 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 . 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 . 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戊戌变法 C . 洋务运动 D . 辛亥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以下关于孙中山先生奋斗的业绩,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为推翻清王朝统治,率革命党发动武昌起义 B . 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 . 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 . 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进行北伐战争
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穗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末“新政”的推行 B .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 .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可以作为开端的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辛亥革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材料二:“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

“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新时期颁布的部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经全面修改后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韩非子和亚里斯多德观点的相似之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法治思想的基本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在立法方面的重大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1924年1月,孙中山在闸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其阐述(  )
A . 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 B . 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 C . 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D .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条修正补充条款:“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国1875年宪法为主要蓝本,同时根据当时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特殊需要加以改造而成。两部宪法都(    )
A . 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 B . 是本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 . 因人修订宪法内容 D . 阻止了本国的帝制复辟
宣统三年(1911年)的某一天,清廷忽然接到广东省地方高级官员的电报:“省城乱党潜图起事,三月二十九日猝有匪徒多人轰击督署。”电报所说的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黄花岗起义 D . 金田起义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东西方世界不同程度地巧妙运用妥协艺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年间的这个妥协非常重要,对于这一点,不论是革命党人,还是新军,还有立宪 党人,当然还有清廷,都有所坚持,有所妥协。

——马勇《辛亥革命的发生与结束》

材料二: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蒗颤。终于,这个关系由“光荣革 命”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 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群体)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 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 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 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戏得 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戏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 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革命党人“有所坚持,有所妥协”的含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两者”“融合的手段”“崭新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为什么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这一规定( )
A . 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 B . 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 C . 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 . 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2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派沈家本为修订法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1904年至辛亥革命前夕,先后修订、制定和颁行了商法、刑法、法院组织法和《饮定宪法大纲》等多种重要的法典、法规和律例。

1904年公布的《公司律》是一部临时性的商事法规,计131条,以适应贸易和商事的需要。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钦定宪法的准则,即“大权统于朝廷”,以维护君主的最高权力。它还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以及议院法要领和选举法要领。

1911年1月颁行的《大清新刑律》,形式上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内容却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如保护皇室利益、维护封建礼教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清政府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清政府法律制度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