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知识点题库

198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自治区中最早成立的是

A . 新疆自治区 B . 宁夏自治区 C . 内蒙古自治区 D . 西藏自治区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四大 C . 中共十二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

A . 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C .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 . 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香港政府为庆祝回归10周年,推出了一首名为《始终有你》的主题歌。其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香港走上歌词中的“路径”是在(        )
A . 20世纪60年代 B . 20世纪70年代 C . 20世纪80年代 D . 20世纪90年代
“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 . 我国“三步走”战略已经完全实现 C . 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达到更高水平阶段 D . 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 .  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 )

A . 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对民族自治制度的完善有启迪作用 C . 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 D .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爷爷在那段日子里,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大片,看各种娱乐节目。“那段日子”是指(    )

A . 过渡时期 B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期

下图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了缓和 B . 日本是中美的共同敌人 C . 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D . 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破裂
1984年通过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    )

A . 《声明》为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 B . 香港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 C . 香港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 D . 香港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
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某事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

A . “大跃进运动时期私营经济发展较快 B . “文革"结束使零售业得到迅速发展 C . 加人WTO促进了零售业的快速发展 D . 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 . 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 .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 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下表反映了某时期中国与各国贸易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59

0.003

48.238

A .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B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改革开放全面实行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 (2) 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特点。
  3. (3) 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的发展。
  4. (4) 综合上述材料,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有何启示?
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材料表明(  )
A . 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 B . 新中国已经步入法治国家 C . 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 D . 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哪次会议的开幕词(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人们逐渐认识到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重要性。下列会议中在上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的是(    )
A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1980年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 C . 1997年中共十五大 D .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毛.泽东意在强调政治协商会议(    )
A . 成为联合执政机构 B . 仍是国家立法机关掌握着立法权 C . 职能已被人大取代 D .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2年宪法的创制过程,实际上伴随着一次较为全面的宪政改革。1978年宪法虽然也体现了一些宪政的要求,但宪政要素严重残缺。以1954年宪法为主要参照,全面修改1978年宪法,一些十分重要的宪政原则或要素被较为系统地贯彻到了八二宪法的文本中,其中包括:宪法在中国整个行为规范体系中的至上性、违宪必究;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充实保障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官员的批评权等基本权利;取消公民必须拥护中共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不合理义务;完善代议民主制即人大制度;重新确定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等属于司法独立范畴的要求;将军队领导体制纳入宪法;规定办理刑事案件有关国家机关间相互制约,部分打破了社会主义宪法不敢规定相互制约的禁忌。

——童之伟《八二宪法与宪政》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82宪法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宪法创制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