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知识点题库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 ①⑤④②③ B . ②①⑤④③ C . ⑤③②④① D . ④⑤③①②
下面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è)       跚(pán)      地(shū)     假(mèi) B . 恿(sǒnɡ)     立(zhù)      斑(lán)     行(zhuì) C . 待(nǜe)      窗(línɡ)     怪(dàn)     红(línɡ) D . 伏(quán)     迷(wǎnɡ)     香(shè)     高(jù)
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污涩   虐待   跼蹐缩缩   为罪潜逃 

②班斓   丰腴   据为己有   孤苦伶仃 

③感喟   料俏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④迷惘   窗棂   神彩奕奕   秾纤合度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鸟类美丽的羽毛、婉转liáo亮的鸣声、温的性情、南来北往的迁飞和各种各样的传说,都是文人墨客颂的主题。相关的历代名诗佳篇,绚丽夺目。仅《诗经》中提到的鸟就有30多种,鸟被人称赞可见一斑。鸟类不但可入诗,其华丽的羽毛、俊美的神态,也是古今画家挥毫泼墨的对象。学舌的鹦wǔ、戏水的鸳鸯、延年的白鹤、登梅的喜鹊等都是画家的爱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地散步。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便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②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缓随心所欲,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止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我断定它们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

    ③于是,小河的这一片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哔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流淌,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平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对儿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④不见鹭鸶,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身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圪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⑤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绝迹的因由,也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也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也许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生灵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拂尾而去;也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或雄的,剩下的一个悲怆遁逃……

    ⑥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⑦落日已尽,红霞隐退,暮霭渐舍。两只鹭鸶悠然腾起,翩然闪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没有顺河而下也没见逆流而上,偏是掠过小河朝北岸树木葱茏的村庄飞去了。鹭鸶和人类同居一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是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信赖和依傍。这两只鹭鸶飞到北岸的哪个村庄里去了呢?在谁家门前或屋后的树上筑巢育雏呢?谁家有幸得此可贵的信赖情愫呢?

    ⑧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力了。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时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婪相。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制和罢休。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逆流而上,竞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⑨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大约走了五里路,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那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刚出山顶的霞光把它们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⑩哦!鹭鸶还在这小河川道里。

    ⑪哦!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⑫我在一块河石上一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那一对圣物,心头便涌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有删改)

  1. (1) 第③段描写河边令人陶醉的风景,是为了
  2. (2)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感受。

    发现鹭鸶,平常的景致也因此生动起来;

    回忆鹭鸶,

    等待鹭鸶,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

    再见鹭鸶,

  3. (3) 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说说第④段中划线词“扑飞”的精妙之处。

    难以泯灭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②请赏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4. (4)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数学作业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题没算出答案来。(把“都”改为“几乎”) B . 商店里排满了毛巾、肥皂、饼干、牙刷等日常用品。(删掉“饼干”) C . 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删掉“通过”) D . 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职责不清”和“体制不顺”互换位置)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 ①⑤④②③ B . ②①⑤④③ C . ⑤③②④① D . ④⑤③①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 (1)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的?
  2. (2) 细读文章③⑥⑦三段,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3. (3) 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
  4. (4)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B . “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 . 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D . 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小题。

寒夜雁阵

王吴军

①少年时期,我们家住在中牟县谢庄镇一个名叫西场的小村子里,那是我的乡下老家。每当放学后或假期时,我总是要跟着父亲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就是教育。是的,父亲当初教我的本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比如,父亲教我把不肯就范的马套在马车上,父亲教我挤羊奶、锄草、耕耘土地,父亲教我在风很大的日子站在庄稼地里洒肥料等。

②其实,父亲不是只教我怎样去劳动。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父亲还会认真地告诉我回到我们家乡来的鸟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许多花草的名字,花草的药用功效,也是父亲认真教给我的。父亲说的鸟和花草的名字,和我日后在教科书里读到的并不完全一样。父亲说的花草的药用功效往往是乡间流传了许多年的验方,很传统,也有点古老。但是,父亲让我学会了观察,懂得了每一个脚步下面都会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

③最重要是,父亲使我感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

④在十一月里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四周的灯已经全熄了,大家也都已经上床睡觉,四周一片沉寂,只有寒冷的夜风在“呼呼”地吹拂着。

⑤突然,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

⑥哥哥翻了一下身,问道:“这么晚了,干嘛去?”

⑦我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嘟囔着说:“我已经快睡着了。”

⑧“走,跟我到外面去!”父亲用十分认真的口气对我和哥哥说,“对了,你们俩不用穿衣服了。披着被子就行了。快一点!”

⑨见父亲一副不容争辩的样子,我和哥哥只好起身,披着被子跟着父亲出去了。

一出门,一股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院子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霜。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我看到哥哥的身子也抖动了一下,我知道,这样的寒夜,刚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置身在这寒意袭人的院子里,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寒冷。

⑪我漫不经心地抬头朝夜空望去,只见一轮朦胧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得到处都在亮晶晶地闪烁着光芒。

⑫“你们仔细听!”父亲小声对我和哥哥说。但是,他的声音虽然不大,我却听出了一份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⑬我尽量让自己忍住,不让嘴里的牙齿因为寒冷而发出打战的声音。按照父亲的吩咐,我侧耳倾听,并且抬起头朝着父亲望的方向凝神望去。

⑭不错,我很清晰地听到了。随后,我也很清楚地看到了,只见一行雁阵正在头顶,它们排成了好看的人字形,因为组成雁阵的大雁太多,它们的身影遮住了天上的月亮,翩翩高飞而过。

⑮“总有几百只大雁呢!”父亲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对我和哥哥说。

⑯我入迷地看着美丽的雁阵,竟然忘记了寒冷。

⑰雁阵很快就飞过去了。

⑱我依然怔怔地站在那里,沉浸在一份难以言说的美妙情境里,直到哥哥喊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

⑲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回屋上床,继续睡觉。父亲躺在了床上,对我和哥哥又说了一句:“我想,能够看到这夜晚月下的雁阵,咱们受一点寒冷也是很值得的。”

⑳说起来,这样的事情让我觉得很遗憾。如今,世上有时间有心思这样做父亲的人真的是太少了。说起来也同样很遗憾,一年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好像我再也没有体会过当年那样的乐趣了。

(选自《读者》)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出门,一股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院子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霜。

  3. (3)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世间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为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中,七年级1班拟开展“关爱生灵,善待生命”主题实践活动。
  1. (1) 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关爱生灵”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一句内容相关的话,作为宣传标语。
  2. (2) 班委会决定全班同学周日走进附近的动物园进行保护动物知识宣讲活动,景飒怕影响学习,不想参加此次活动。假如你是班长,打算怎样劝说她参加此次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②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③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④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路的人捉去了。”

⑤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⑥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⑦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⑧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⑨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⑩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自我的误解呢?

⑪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⑫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郑振铎《猫》)

  1. (1) 探究有关“我”的心理描写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②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③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④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2. (2) 结合选文,就本文所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做赏析。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不过,毕竟有了岁月制造的距离,自己终于能像一个旁观者在远方看那青春中的自己,以及青春中的改革。还好,没有脸红,没有嘲笑,没有时过境迁后的不xiè一顾,而是尊敬并羡慕。②尊敬自己也尊敬那个时代______毕竟是认真地走过、哭过、笑过、大喊过、绝望过、期待过、热血沸腾过……有时连肤浅都带着活力,不能要求更多了,所以羡慕也是自然的。③那时,可以正确,更可以犯错,______未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改正错误,______,青春真是好。

  1. (1) 第①句中的拼音对应的汉字是“”。
  2. (2) 第②句中横线上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A . B . C . —— D . ……
  3. (3) 第③句中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
    A . 因为……但是……  B . 只要……所以…… C . 因为……所以……  D . 只有……所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顾晓蕊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笼罩着大地,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太阳西斜,我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的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很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走神,他的心应该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儿了?”他的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我没听到啊。”同学们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每次问他是怎么回事,他都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却昂起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那几个孩子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却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口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还躺在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⑥他仍旧上课走神,校园里再见到他,我却不敢与他对视了。那双眼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便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却听见村民们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儿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外,发现他的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他的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他的母亲走过去,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好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号啕大哭。

⑪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只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⑫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有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他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⑬我不知道那一滴泪在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 (1) 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泪掉下来的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流干眼泪→挨别的孩子的打,他昂着头,→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个没事人儿似的,→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关怀,

  2. (2) 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我”头疼的原因。
  3. (3) 李想以前上课总是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
  4. (4) 仔细揣摩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我”“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文赏“雪”(节选)

孟 琢

①在人类进化之前,每逢寒冬,都会有飘飘洒洒的大雪。但只有在人的眼中,雪才有日渐丰富的意义与情怀。我们想要探索人类对雪的第一印象,还是要从文化的活化石——汉字入手。

②在《说文解字》中,已经有了“雪”字。许慎把“雪”解释成“凝雨,说物者”——“凝雨”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雪是水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的晶体;“说”是“悦”的借字,所谓“瑞雪兆丰年”,下雪自然是令人欣喜的天气。刘熙在《释名》中这样解释“雪”:“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绥绥”是繁密而下的样子,从他的解释中,我们仿佛能隐约听到,雪簌簌而下压弯寒枝时发出的声音。

③除了“雪”字,古人还用“霰”来表示颗粒状的飞雪。《说文解字》中写道:“霰,稷雪也。”稷为小米,“霰”则是随风飘散的雪粒,俗称“米雪”。《释名》中写道:“霰,星也。水雪相搏,如星而散也。”形象地说明了“霰”在呼啸的北风中飘散翩飞的情景,这亦是《楚辞》中“霰雪纷其无垠兮”的意象。鲁迅先生曾在《雪》中写道:“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说的正是这种“霰”雪。

④在诗词中,“雪”始终是跃动的精灵。雪是雨的凝结,《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仅有岁月流逝的无名伤感,用“雨”作为下雪的动词,也体现出“雪”和“凝雨”的关系。有意思的是,鲁迅在《雪》中写道:“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传统的内涵中,赋予了“雪”更为飘零瑰丽的寓意。

⑤雪是君子高洁、澄澈的人格象征。所谓“神似初霜意如雪,目若秋水韵为冰”,这冬日中的晶莹,不仅可以形容美人的“皓腕凝霜雪”,更可借指洁净精微的气韵精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恐怕不仅是咏雪,也寄托了对那种既纯且美的理想人格的怜惜咏赞。

⑥在雪天里,我们或出或居,或动或静,或举杯欢笑,或静览纷飞,但总不要忘了,在乐雪赏雪的同时,也可静观天地的生意与肃穆,让思想沉静下来。在雪落在伞面上时,在雪压弯枝头时,在雪与枯叶一同飘飞落地时,我们能听到它们的声音,我们能与这些精灵对话。

(有改动)

  1. (1) 下列有关“雪”的解释,不符合选文文意的一项是(  )
    A . 《说文解字》中对“雪”的解释是“凝雨,说物者”。 B . 《释名》中对“雪”的解释是“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 C . 《说文解字》中对“霰”的解释是“霰,稷雪也”,即“霰”是随风飘散的雪粒,俗称“米雪”。 D . 《释名》中对“霰”的解释说明“霰”是天降的鹅毛大雪。
  2. (2) 从选文看,雪有哪些文化含义?
  3. (3)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雪都是“跃动的精灵”,下列诗句中没有描写雪的一项是(  )
    A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A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A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A又扇两扇,果然不动。A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1. (1) 选段中,A是(人名)。
  2. (2) 本回目的下半句是“孙行者一调芭蕉扇”,请根据下半句及原著内容,补出上半句。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3. (3) 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何为“夺子之仇”。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叮嘱    滑翔      恋恋不舍      一无所知 B . 安详      哺乳      迫不及待      直接了当 C . 长喙      怅然      大相径庭      无所顾忌 D . 驯养      余晖      全神贯注      一本正经
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的朋友。春晖学校开展“我与动物交朋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写一则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2. (2) 在我国某些地区,捕食青蛙的现象较为严重,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人们不要捕食青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亢金龙道:“大圣啊,且休焦躁。观此宝定是个如意之物,断然也能变化。你在那里面, 于那合缝之处,用手摸着,等我使角尖儿拱进来,你可变化了,顺松处脱身。”……好大圣,即将金箍棒变作一把钢钻儿,将他那角尖上钻了一个孔窍,把身子变得似个芥菜子儿, 拱在那钻眼里蹲着,叫:“扯出角去!扯出角去!”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师徒们正说处,只闻得那老魔道:“三贤弟有力量,有智谋,果成妙计,拿将唐僧来了!” 叫:“小的们,着五个打水,七个刷锅,十个烧火,二十个抬出铁笼来,把那四个和尚蒸熟,我兄弟们受用,各散一块儿与小的们吃,也教他个个长生。”八戒听见,战兢兢的道: “哥哥,你听。那妖精计较要蒸我们吃哩!”行者道:“不要怕,等我看他是雏儿妖精, 是把势妖精。”……又听得二怪说:“猪八戒不好蒸。”八戒欢喜道:“阿弥陀佛,是那个积阴骘的,说我不好蒸?”三怪道:“不好蒸,剥了皮蒸。”八戒慌了,厉声喊道:“不要剥皮!粗自粗,汤响就烂了!”老怪道:“不好蒸的,安在底下一格。”行者笑道:“八戒莫怕,是‘雏儿’,不是‘把势’。”沙僧道:“怎么认得?”行者道:“大凡蒸东西, 都从上边起。不好蒸的,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若安在底下,一住了气,就烧半年也是不得气上的。他说八戒不好蒸,安在底下,不是雏儿是甚的!”八戒道: “哥呵,依你说,就活活的弄杀人了!他打紧见不上气,抬开了,把我翻转过来,再烧起火, 弄得我两边俱熟,中间不夹生了?”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1. (1) 结合原著,说说孙悟空最终如何战胜了黄眉怪。
  2. (2) 第二选段中的老魔是 。请你结合选段内容,谈谈猪八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 (3) 《西游记》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魔鬼怪并不多,被太上老君、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收走的倒是不少。请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下面是小语编辑的校刊“光盘行动”专刊的版面,请仔细阅读,完成各题。

《南山南》光盘行动特刊

责任编辑:小语2022年6月

今天你光盘了吗

材料一:

材料二:

“光盘”背景

光盘行动由一群热心公益的人们发起,光盘行动的宗旨: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而不要只是一场行动。不只是在餐厅吃饭打包,而是按需点菜,在食堂按需打饭,在家按需做饭。正在发起的“光盘行动”,提醒与告诫人们: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即便时至今日,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遵守的古老美德之一。

2020年8月11日,习.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12月4日,光盘行动入选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材料三: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光盘行动”是一种节约方式。每一餐承载着的不仅仅是生命所需的能量,更深深地镌刻着餐桌文化。“光盘行动”时刻呼唤着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不应忘记还有很多人生活在饥饿的环境中。

“光盘行动”是一种公益行为。从大宴会到小餐桌,从街边餐馆到学校食堂,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也是现实国情的需要,因此遏制餐桌上的浪费,是一场每个人都需要参与的行动。

“光盘行动”是一个良好习惯。让“光盘行动”成为社会自觉,需要全社会的认可和参与。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让“节俭”成为一种风气;提高厨艺水平,让饭菜可口,不给“剩宴”以机会;供应“小份饭菜”,提供打包便利,给“光盘”创造条件;党员干部和各级机关带头“光盘”,给广大群众以引领……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唤起了人们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责任,弘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培育了新的生活观、消费观,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光盘行动”重在行动,贵在持之以恒。“节约与勤勉是人类的两个名医。”当然,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不应止于餐桌,每个人都应从“光盘行动”开始,形成少用一滴

水、少用一度电的文明生活方式,让社会变得更加健康、有序、文明。

(摘自《红网》时评:“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材料四:

光盘故事

近日,四川成都,一件令人佩服感动的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自助餐厅里,一位小孩趁爸爸离开座位的时候,竟偷偷把吃不完的食物倒进垃圾箱,等爸爸回来后却谎称自己已经吃光了。爸爸看着垃圾桶里的食物,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从垃圾桶捡回食物,放到嘴里吃。

  1. (1) 下面有关材料二、材料三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提倡“光盘行动”,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B . 心怀危机意识,时刻绷紧粮食安全之弦,持之以恒践行光盘行动,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C . “光盘行动”的落实,只能靠公众自觉,社会要对浪费粮食的现象加强道德谴责。 D . “光盘行动”是一种节约方式,也是一种公益行为,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参与。
  2. (2) “光盘行动”专刊中设有“图说光盘”栏目,下面是小语在网上搜索到的两张图片,请你替小语选择一张,并结合材料阐述理由。

  3. (3) 材料四的“光盘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予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