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专区 知识点题库

下面文字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不经意间,我们已然告别天真漫的小学时代,开启了充满希望、充满诗意的初中生活。在每一个清新的早晨,窗外的阵阵桂花香应着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仿佛正在酝着一个个彩虹似的梦。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之香,我们将穿越金秋高的天空,去追寻青春的梦想。

A . làng   hè   niàng   mǎo B . làn    hè   niàng   miǎo C . làn    hé   niàng   miǎo D . làn    hé   liàng   mǎo
语言运用。                      
  1. (1) 学文中学702班的同学们,决定创立一份文学社刊,社刊编辑部决定向全班同学征集社刊的名称,你作为班级的一员,请给社刊取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刊名要文雅,富有文学气质)。
  2. (2) 小红同学有很高的文学素养,组织协调能力也非常不错,学校想让小红同学担任社刊编辑,但小红同学认为现在应以学习为重,不应该在这些方面浪费时间,请你以恰当连贯的语言来劝一劝她。
刚上初中,来到新学校,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以“我们班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故事本身要有积极意义,故事要写得生动感人;②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几个故事;③故事要写得有深意;④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慢阅读

材料一:

    近年来网络和数字化阅读已渐渐成为人们新的阅读习惯;音像制品成为国民阅读新热点;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纸质与电子并存的时代”。人们的阅读已从以前的以学习和工作需要为主的学习型阅读向以生活、娱乐需要为主的休闲型阅读转变。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定制式阅读、联通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为手机阅读和网络阅读的主要形式。各地书店居排行榜前列的大多是通俗读物等现象,都证明了人们浏览式的浅阅读特征。

(摘自《文稿》)

材料二:

    加拿大的一位学者约翰·米德马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慢阅读》。他认为,慢阅读,并不是主张一切东西都应该慢慢读,而是提倡一种观念。慢阅读的目标是拉近读者和所读信息之间的距离。

    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

(摘自《北京日报》)

材料三:

    开卷有益这句话,是大有深意的,其实开卷未必有益。有时候,经典的东西很生涩,浅薄的东西很甜腻。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就是:好书慢慢读。就像那些快餐一样,慢慢吃是非常滑稽的。本来是一根干树枝,你非要像嚼甘蔗一样,妄图榨出一点有味道的汁液来,那是荒唐可笑的。如果是好东西,你不慢慢品,那就是一种很不道德的浪费。

(摘自《中华读书报》)

材料四:

    哈佛大学出版社人文部执行主编林赛·沃特斯在《高等教育纪事》一文中,大声呼吁“阅读革命”:“背诵是我们失去的重要的东西之一。追求速度是全球阅读危机的重要原因,因为速度成了评判阅读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他看来,快读的追求,实际上反映出我们今天的阅读更具功利性和目的性。不同的知识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乐趣和价值。阅读的快乐,并不是娱乐的快乐,或者说娱乐才产生的快乐。浅阅读的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幽默的东西也是我们需要的,娱乐化的东西也是我们需要的,但不可泛滥,否则,我们的审美能力就会下降。

    中国作协副主席王安忆说:“现代人对阅读要心存尊敬。文字阅读的快乐是不能替代的。阅读需要想象力,书应该慢慢读,需要用心去感受。现代人恰恰对感受毫无耐心,往往只关心结果。”

  1. (1)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为什么读书要“慢”?
  2. (2) “快阅读”盛行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列举。
  3. (3)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就“如何阅读名著”简单地谈谈你的看法。
将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横线上。

    时光老人脱下夏的衣裳,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秋风送爽,凉意浓浓;秋雨莅临,声声悦耳。秋,没有了夏的zào动,沉淀了春的色彩,为冬zhù存了温情。秋,仔细品位,别有一fān滋味上心头。

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他们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碎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

    ②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悄悄地走到我身边,微笑着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呕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1.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2. (2) 请阅读选文②~⑧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暖暖地融入——————温暖地召唤

  3. (3) 分析第②段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4. (4) 结合选文第⑤段内容,请概括出老师让“我”敬服的优点,并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
  5. (5)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6. (6) 结合选文,试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寒雪日内

    ②俄而雪

    ③撒盐空中差可

  2. (2) 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 (3)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头第一句话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B . “公大笑乐”中的笑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的意味。 C . “柳絮”一喻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有深刻的意蕴。 D . 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校将举办以“为祖国喝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并邀请昆明市春风中学的师生代表团到校进行交流访问,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 (1) 【背景歌曲我推荐】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请你为学校推荐一首与“祖国”有关的歌曲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音乐,并说明理由。
  2. (2) 【喝彩祖国我来写】7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看在眼里;7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人民铭记于心……请用自己的肺腑之言为祖国喝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我为祖国喝彩,

  3. (3) 【学习交流我来说】在两校师生的名著交流学习中,假设我们有机会穿越到文学名著的世界中,与书中的人物交朋友,你最希望穿越到哪本书中、与何人为友呢?请仿照示例,从本学期的必读名著《西游记》《朝花夕拾》中选择一位人物作为交友的对象,并写出理由,50字左右即可。

    示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我心中的英雄,我非常敬佩他争锋天下的气魄,而他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才略也令人折服,所以我最想与他做朋友。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元方善对

(南朝)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1. (1) 解释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远近

    ②不知卿家君

  2. (2)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2处,)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4. (4)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有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撤在盒儿内.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都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一一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一一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1. (1) 在“美文欣赏”环节,老师给同学们朗读了这篇文章。请你按照下面的要求对本文进行赏析。

    ①“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横线处。

    ,波澜顿起。

    ②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波澜又起。

  2. (2) 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3. (3) 《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坚忍与伟大,《散步》中“我”的母亲的慈爱与通达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的母亲同样具有这些朴素的品质。但是,作儿女的是否能体会到老人的心理呢?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验,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画线句的理解。(字数200字左右)
默写。
  1. (1)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咏雪》)
  2. (2)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 (4)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5)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6. (6) 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作者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句子是“”。
  7. (7) 曹操《观沧海》中紧扣题目的诗句是“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憔悴     郎润 B . 抖擞     花枝召展 C . 澄清     静谧 D . 决别     翻来覆去
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完成题目。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下列黑体划线的词

    ① 雪

    可拟

    ③相而去

    ④入门不

  2. (2) 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3) “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4) 《陈太丘与友期 》这篇短文给了我们在待人处世方面什么启示?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找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笫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去。”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 “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休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1. (1) 孙老师的“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2. (2)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 “留”好不好?为什么?
  3. (3) 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4.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文题“难忘的一躬”的理解。
  5. (5) 如果你是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书写:请你用正楷抄写下面这首诗。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A)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 (1) 简要概括以上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 (2) 请在文中(A)(B)两处处中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简要分析划线词的妙处。

    (A)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B)山坡上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着点雪。

  3. (3)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济南小雪后的山景主要“妙”在哪三个方面?请从文中摘取相关语句分析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 (1) 撒盐空中差可      
  2. (2) 为人谋而不
  3. (3) 担持刀          
  4. (4) 非宁静无以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
  1. (1)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2) 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3)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的诗句是:。(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4) 《<论语>十二章》一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的名句是:。(《<论语>十二章》)
  5. (5) 请默写《峨眉山月歌》

     

《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晴空一排云上,便引诗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