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区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 (1) 本文的线索是,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
  2. (2)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②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4. (4) 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用以下开头,续写故事。

饥肠辘辘的小鱼儿在海里寻找食物。在一处珊瑚丛中,隐隐地散发出紫红色的光,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颗小海藻,不管三七二十一,小鱼儿一口吞下了这颗小海藻,没想到,这颗海藻被施了魔法,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虚构情节,题目自拟,中心自定,但是你的故事必须围绕以上开头的情景展并,续写的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黑鱼奉亲

刘清山

    ①那年夏季,刚上初中的我疯狂地迷恋上了钓鱼。

    ②原因很简单,母亲让不愿午睡的我到家门口池塘边的大树上做作业。不经意间,我看到池塘边游来一条两尺多长的大鱼。竟然出现一条大鱼,真可以称得上奇迹!我定睛一看,那条鱼通体发亮,鱼身粗壮,仿佛大人被晒黑的胳膊。

    ③我知道这是一条黑鱼,不由欣喜若狂,跑到家中,偷偷找到父亲的钓竿,在树下挖了一条蚯蚓,穿在钩上,直接把鱼饵送到了那条黑鱼的嘴边。黑鱼显然饿久了,毫不客气地狠狠咬住了鱼饵。我顺势提竿,钓钩准确地钩住了黑鱼的嘴巴。但我既缺少力气,又缺少钓鱼经验,难以把这足有两公斤重的大黑鱼拖出水面。黑鱼怒目圆瞪,盯得我更是心惊胆战。我手腕一软,黑鱼找到了脱身的机会,它甩掉了钓钩,转身游进了深水里。

    ④我痛恨自己手软,失去了抓到大鱼的机会。不甘心失败的我,开始在中午一边捧着课本,一边留意池塘里黑鱼的举动。果然没过几天, 好了伤疤忘了痛的黑鱼再次游到水面上, 我赶紧把早就穿好鱼饵的钓钩抛到了它的嘴边,黑鱼警觉地把嘴凑近了鱼饵,碰了两下,然后擦着鱼饵游走了,害得望眼欲穿的我瞎激动了半天。

    ⑤两天后,黑鱼再次浮出水面,这一次,它游到了岸边的芦苇丛。我赶紧把鱼饵甩到它面前,它理也不理,向芦苇深处游去,我匆忙提起鱼饵向它的前方抛去。这一次,鱼饵没有落到黑鱼的嘴边,而是钩住了芦苇主干,我费了好大劲,怎么也无法把鱼钩收回来。黑鱼怪模怪样地望着我,好像在嘲笑我的愚蠢无能。气急败坏的我使劲拉着鱼钩,‚啪‛的一声,鱼线断了,鱼钩宛若一枚牙齿,仍旧咬着芦苇不松口。被晃倒的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条不知天高地厚胆敢戏弄我的黑鱼钓上来。

    ⑥我不敢把自己一边学习一边钓鱼的事告诉父母。有一天午后,我装作无意地问父亲,黑鱼有什么致命的弱点。父亲说:黑鱼每年夏季,也就是这个时节,产下鱼卵后,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眼睛看不见,但仍旧会进食 ……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我不知这条黑鱼是公是母,但冥冥中,我感觉,它是一条母黑鱼。

    ⑦一周后,这条黑鱼果然产下了一团卵。只是它离岸边较远,我无处下钩。两天后,鱼卵里游出成千上万条小黑鱼,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我返身回家取来鱼竿,在鱼钩上穿了一条绿色的蚱蜢,准备抛到黑鱼的嘴边。此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那些小黑鱼们竟然随着黑鱼母亲鱼鳃的开合,陆续游进了大黑鱼的嘴里,并且没有再游出来……不知什么时候,父亲站到了我身边,他告诉我:这是小黑鱼们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延续母亲的生命,帮助母亲度过这段昏迷期。

    ⑧我默默收起了鱼竿,把它交给了父亲。此后我经常在这片池塘里看到那条大黑鱼,它和孩子们一起在水中快乐、自由自在地游弋。

(选自《意林》2017 第 23 期)

  1. (1) 选文作者三次钓鱼的结果所带来的心情各不相同,请在横线上补充文中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

    →“气急败坏”→

  2. (2)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那父亲的下文会是什么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用父亲的口吻说一说。
  3. (3) 结合语境,品味第⑦段画线句子,揣摩加下划线词在表达上的妙处。

    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

  4. (4) 联系实际,结合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启示。

    链接材料:

        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 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题目:这里是我的舞台

要求:①写一篇字数在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文中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或使用本试卷中提供的材料。④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英雄一语

    ①谁也没有想到,她,一个娇小玲珑、天生丽质的姑娘,面对歹徒冷森森的刀锋会有这样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然而这毕竟是事实。现在她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昏迷不醒。

    ②当歹徒撬开钱柜,即将抢走数额惊人的现金时,她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她被砍了数刀,血肉模糊;但她死死拖住歹徒,直至周围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英雄!的确是英雄!”人们异口同声地这样称道她。

    ③现在英雄经过抢救,已经脱离了危险,即将苏醒过来了。病床前站着不少人:上级机关的领导,本单位的负责人,本市《晚报》的记者,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记者,英雄的家属等等。

    ④英雄开始扭动,嘴唇一开一合。

    ⑤等候在病床前的人们激动起来。英雄马上就会苏醒,就会开口说话!——要知道,那将是多么重要的一句话啊!“毫无疑问,她一定会问‘国家的钱没有受损失吧?歹徒抓到了吗?’”上级那位领导心里这样想。他很有把握。

    ⑥“她一定会问‘国家的钱没有受损失?歹徒抓到了吗?’”那位单位负责人同上级领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经常读报,报上关于这类事情的报道总是这样写的。

    ⑦“她一定会说:‘谢谢首长对我的关怀,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晚报》的那位记者这样想。以前他有过类似的采访,虽然没有亲耳聆听到那至关重要的一句话,但人们都是这样告诉他的。

    ⑧……终于,英雄的眼睛慢慢睁开了。她看看四周,似乎要把中断了的记忆努力连接起来。病床前好静。录像机的镜头对准了英雄,录音机已经按下了键钮。《晚报》记者打开了记录本,大家深情地望着英雄,期待着即将说出的振聋发聩的话——

    ⑨“镜子,我要镜子。”

    ⑩声间不高,但的确是英雄说的。

    ⑪众人有些发愣。幸好病床旁边就有镜子,当即有人递了过去。

    ⑫英雄有些吃力地把镜子举起来,朝着自己的脸庞上下左右照了一会。

    ⑬“没伤着脸……”英雄又说了一句,然后甜甜地笑了起来。

    ⑭两位领导面面相觑,《晚报》记者手中的笔在空中停下,只有录像机把英雄的笑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1. (1) 文中详写了人们对英雄醒来后可能说的第一句话的猜测,人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猜测?说明了什么问题?
  2. (2) 文章最后一节中写到:“两位领导面面相觑,《晚报》记者手中的笔在空中停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你挑选其中一位,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3. (3) “英雄”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并非众人期盼中的豪言壮语,出人意料,但在情理之中,前文中已有句子对这样的结局有所暗示,请你找出其中一个。
  4. (4) 文中提到了两类英雄,你喜欢这位女“英雄”还是其他媒体中报道的那种英雄?为什么?
下面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C .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D .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伟大的作品善于将小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白洋淀纪事》中撑船的老头子、《湘行散记》中《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里那个年逾80的老纤夫、《镜花缘》中的多九公都有着自己的经历和性格。他们在文中都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感悟?自选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扩写下面的句子,字数30字左右。

女娲抟黄土做人。(抟tuán 捏成团)

用正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工整、美观地抄写在方格里。

一年之计在于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 (1) 以上文段是写作者一家养第三只猫的经过。试选用文中词语简要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2. (2)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3. (3) 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4. (4) 作者养猫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里人迹罕至,连草坪都被踩烂了。 B . 人生路漫漫,不怕走的缓,就怕随波逐流,见异思迁 C . 他俩师从一人,所以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 D . 咱们的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不毛之地 , 应该得最高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1) 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 . “枯藤老树昏鸦”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 C . 这首曲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 . “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2. (2)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这首小令,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的高贵品质,并不是从富贵与贫穷中获得,就是自德行中闪光。将“就是”改成“而是”。 B . 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删掉“的结果”。 C . 6月10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实行了与此相关的宣传。在句末加上“活动” D . 通过检查,大家讨论、解决、发现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将“发现”移至“讨论”前面。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 . 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B . 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C . 则不能励精(懈怠。) D . 然大喜(同“释”,舍弃,放纵。)
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

家乡的                              (雾凇、秋天、记忆……)

请你补充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代替。

舒兰大地,四季分明,春夏秋冬风景各异。请根据家乡景色,对出下联。

上联:夏禾含翠人心醉;

下联: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沉默寡言    凌乱    见异思迁    怅然 B . 畏罪潜逃    蜷伏    大相径庭    虐待 C . 骇人听闻    驰骋    随声附和    帐蓬 D . 灵机一动    蓬勃    杞人忧天    庇护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 , 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 B .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C . 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D . 课堂上张老师卖弄着自己的学问,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七年级三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 (1) 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 (2) 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3. (3) 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 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②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A . ③②①④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②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