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短文两篇 知识点题库

将下面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在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

②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

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

④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⑤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

A . ②③⑤①④ B . ⑤②③①④ C . ⑤①③②④ D . ⑤④②③①
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微笑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例句:书籍像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微笑:

微笑:

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死读”和“活读”是如何理解?请结合原文解释。

《不求其解》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味同

吹毛求       要

                                                                                              读“死”书与读“活”书
                                                                                                           蒋孔阳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 , 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


A . 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B . 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 C . 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D . 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论读书》作者是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求甚解

邓拓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____________。”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划线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a)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b)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意,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作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有删节)

  1. (1) 请为第③段和第④段中两个“好”字分别注上拼音。

    a.;b.

  2. (2) 请在第②段横线上准确填写《五柳先生传》中的相关语句。
  3. (3) 第⑥段说“亮独观其大略”,请简要谈谈你对“观其大略”的看法。
  4. (4) 从你的记忆中搜集些与本文有关的材料写在下面,可以写古今中外会读书的人勤奋读书的事,字数在50个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文章好比姑娘,一位姑娘。论如何天生丽质,如何浓妆艳抹,一旦她缺乏了做人最重要的因素——内在美,那么她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摆设的花瓶而已,毫无动人之处。而人们对文章的要求则更苛刻。一个美人儿倒还可以看两眼,一篇满纸虚情假意、大话空话的文章,不如送去烧火。

②没有感情的家庭是不幸福的,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是令人悲哀的,是读者的悲哀,更是作者的悲哀。一部长篇巨著《红楼梦》,是渗着曹雪芹的泪和血写成的。世态炎凉,家族巨变,多少在心头汹涌难平的记忆不允许他的笔有丝毫伪装,有丝毫做作。我们学生虽谈不上大多的悲欢经历,可也总有着自己的感情世界,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何不让文章变成一种感情的宣泄,手中的笔变成述说我们自己故事的溪流?何必强作文字,写另一种素不相识的感觉,写一篇别人曾有的故事呢?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所谓“真与实”就是属于自己的。写真。情实感,乃作者之一大快事。常常有许多人会捧着书流泪、微笑,这种流泪或微笑不是装出来的,是读者感情自然而然的流露。也常常有同学会指着某篇文章大叫:“什么烂文章,一看都是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已经代表读者声明,我们需要真情实感的文字。读真情实感的文章,也是读者的一大快事!文章为什么要有真情实感?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的心灵交流。

    ③还有一些所谓的“美丽”文字,尽管其经过精雕细刻,却依然看上去那么萎萎缩缩,像是欠了谁的债似的。当然,假的终归是假的,不敢扪心自问,不能拥有永远。

④也许会有许多同学已经尽力在写真情实感,却总也摆脱不了偶尔借穿一下别人珠光宝气的衣服。这倒无妨,一个坏习惯的改正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何况你的文章已经由一看就恶心上升到可以读下去,再下来就是耐读耐品,接下来就感天动地了。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2) 第①段的“内在美”用来形容文章含义是指。(用原文回答,不超过4个字。
  3. (3) 第①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 (4) 第②段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指什么?
  5. (5) 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6. (6) 读了本文,你一定有所感悟,请说说看。
《不求甚解》中说:“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然而也有相反的看法:“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顺着作者思路,就能把握文意。对这两种意见,你是怎么看的?
《谈读书》的作者是,他是家、家。他有一句关于知识的名言是:。《谈读书》这篇文章主要谈了读书的。《不求甚解》选自《》,作者是,作者在文中批驳了“”的错误观点,全面阐释了“”的真正含义,提倡
【典型技法】本文多处运用比喻论证。如,为了证明“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的观点,就用比喻证明观点。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片段训练】请你确定一种观点,写一个议论性的片段,也用比喻论证来证明此观点。不少于100字。

情境预设:①逆境成才   ②天才来自勤奋  ③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

阅读《谈读书》,回答问题。
  1. (1)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 (2) 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3. (3)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这段话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不求甚解》,回答问题。
  1. (1) 结合全文,分析第一段的作用。
  2. (2) 文章第五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这对我们读书有何启示?
培根在《谈读书》提道:“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两句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鲜明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请你使用其中任意一种论证方法写一个片段,谈一谈你对读书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狡(xiá)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①________,数学使人②________,科学使人③________,伦理学使人④_______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划线词中书写有误的字。

    xiá

    xiàn

    拮难     善辨

  2. (2) 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①—④处选填合适的词语。(只选序号)

    选项:A.周密    B.庄重    C.灵秀    D.深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①,数学使人②,科学使人③,伦理学使人④

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 . 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C . 我们不要为一棵树木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 , 反而收获颇丰。 D . 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 , 粗观其貌即可。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给予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它是一种最好的心灵涵养方式。阅读可得良师益友,________;阅读让人心生安宁,________;阅读亦能怡情养颜,________。

①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多年沉淀积累,琢颜如玉

②李涉语“偷得浮生半日闲”,静坐一隅捧卷而读,内心澄澈

③于谦有诗“书卷多情似故人”,穿越时空倾情交流,酣畅淋漓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③②①
本课讲到了读书方法,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使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话。150字左右。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iāo)    饰(zǎo)   难(jié)   咬文字(jué) B . 揉造作(jiāo)   肾(gāo)   证(chǎn)   狂自大(wàng) C . (chóu)     狡(xiá)     提(chàng)    吹毛求(zī) D . 碍(zhì)      理(lún)      要(jué)      豁然贯通(h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