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综合题 知识点题库

如图,用边长分别为1和3的两个正方形组成一个图形,则能将其完全覆盖的圆形纸片的最小半径为(  )

A . 2 B . 5 C . 3 D .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2,AB为直径,CD为弦.AB与CD交于点M,将 沿CD翻折后,点A与圆心O重合,延长OA至P,使AP=OA,连接PC.

  1. (1) 求CD的长;

  2. (2) 求证:PC是⊙O的切线;

  3. (3)

    点G为 的中点,在PC延长线上有一动点Q,连接QG交AB于点E.交 于点F(F与B、C不重合).问GE•GF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该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斜边AB在y轴上,边AC与x轴交于点D,AE平分∠BAC交边BC于点E,经过点A、D、E的圆的圆心F恰好在y轴上,⊙F与y轴相交于另一点G.

  1. (1) 求证:BC是⊙F的切线;
  2. (2) 若点A、D的坐标分别为A(0,﹣1),D(2,0),求⊙F的半径;
  3. (3) 试探究线段AG、AD、CD三者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P是AB所对弦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M⊥AB交AB于点M,连接MB,过点P作PN⊥MB于点N.已知AB=6cm,设A、P两点间的距离为xcm,P、N两点间的距离为ycm.(当点P与点A或点B重合时,y的值为0)

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 (1) 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

    x/cm

    0

    1

    2

    3

    4

    5

    6

    y/cm

    0

    2.0

    2.3

    2.1

    0.9

    0

    (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2. (2)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 (3) 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PAN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度约为cm.
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OF⊥BC于点F,交⊙O于点E,AE与BC交于点H,点D为OE的延长线上一点,且∠ODB=∠AEC.

  1. (1) 求证:BD是⊙O的切线;
  2. (2) 求证:CE2=EH•EA;
  3. (3) 若⊙O的半径为5,sinA= ,求BH的长.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落在x轴、y轴上,O为坐标原点,且OA=8,OC=4,连接AC,将矩形OABC对折,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ED与BC交于点D,交OA于点E,连接AD,如图①.

  1. (1) 求点D的坐标和AD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2. (2) ⊙M的圆心M始终在直线AC上(点A除外),且⊙M始终与x轴相切,如图②.

    ①求证:⊙M与直线AD相切;

    ②圆心M在直线AC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能否与y轴也相切?如果能相切,求出此时⊙M与x轴、y轴和直线AD都相切时的圆心M的坐标;如果不能相切,请说明理由.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D是⊙O的直径,AE⊥CD于点E,DA平分∠BDE.

  1. (1) 求证:AE是⊙O的切线;
  2. (2) 如果AB=4,AE=2,求⊙O的半径.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5,cosB= ,P是边AB上一点,以P为圆心,PB为半径的⊙P与边BC的另一个交点为D,联结PD、AD.

  1. (1) 求△ABC的面积;
  2. (2) 设PB=x,△APD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 (3) 如果△APD是直角三角形,求PB的长.
如图,Rt△ABC内接于⊙O,AB=3,BC=4,点D为 的中点,连结AD与BC相交于点E,则DE:AE等于( ).

A . 3:4 B . 1:3 C . 2:3 D . 2:5
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以点A为圆心画圆,点M(4,4)在⊙A上,直线y=﹣  x+b过点M,分别交x轴、y轴于B、C两点.

  1. (1) ①填空:⊙A的半径为,b=.(不需写解答过程)

    ②判断直线BC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2) 若EF切⊙A于点F分别交AB和BC于G、E,且FE⊥BC,求 的值.
  3. (3) 若点P在⊙A上,点Q是y轴上一点且在点C下方,当△PQ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已知:MN为⊙O的直径,OE为⊙O的半径,AB、CH是O的两条弦,AB⊥OE于点D,CH⊥MN于点K,连接HN、HE,HE与MN交于点P.

  1. (1) 如图1,若AB与CH交于点F,求证:∠HFB=2∠EHN;
  2. (2) 如图2,连接ME、OA,OA与ME交于点Q,若0A⊥ME,∠EON=4∠CHN,求证:MP=AB;
  3. (3) 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OC、BC、AH,OC与EH交于点G,AH与MN交于点R,连接RG,若HK:ME=2:3,BC= ,求RG的长.
如图,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延长AO交⊙O于点E,连接CD、CE,若CE是⊙O的切线.

图片_x0020_8

  1. (1) 求证:CD是⊙O的切线;
  2. (2) 若⊙O的半径为4,OC=7,求BD的长.
已知△ABC内接于⊙O,AD平分∠BAC交⊙O于点D,交BC于点K,连接DB、DC.

  1. (1) 如图1,求证:DB=DC;
  2. (2) 如图2,点E、F在⊙O上,连接EF交DB、DC于点G、H,若DG=CH,求证:EG=FH;
  3. (3) 如图3,在(2)的条件下,BC经过圆心O,且AD⊥EF,BM平分∠ABC交AD于点M,DK= BM,连接GK、HK、CM,若△BDK与△CKM的面积差为1,求四边形DGKH的面积.
如图, 的直径,点 上, 的平分线交 于点 ,交 于点 .过点 的切线 的延长线于点 ,连接

图片_x0020_100018

  1. (1) 求证:
  2. (2) 过点 分别作直线 垂线,垂足为 .若 ,请你完成示意图并求线段 的长.
如图,四边形 内接于 ,对角线 的直径,过点 的垂线交 的延长线于点 ,过点 的切线,交 于点 .

图片_x0020_434789471

  1. (1) 求证:
  2. (2) 填空:

    ①当 的度数为时,四边形 为正方形;

    ②若 ,则四边形 的最大面积是.

如图,Rt△ABC中,∠A=90°,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点E在⊙O上, CE=CA,

AB,CE的延长线交于点F.

图片_x0020_100032

  1. (1) 求证:CE与⊙O相切;
  2. (2) 若⊙O的半径为3,EF=4,求BD的长.
规定如下:图形M与图形N恰有两个公共点(这两个公共点不重合),则称图形M与图形N是和谐图形.
  1.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 的半径为2,若直线 是和谐图形,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k值,即
  2.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点 ,直线 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其中点A不与点B重合),则线段 与直线l组成的图形我们称为图形V;

    时,以A为圆心,r为半径的 与图形V是和谐图形,求r的取值范围;

    ②以点A为圆心, 为半径的 与图形V均组成和谐图形,求t的取值范围.

定义:两个角对应互余,且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余等三角形.如图1,在 中,若 ,且 ,则 是余等三角形.

  1. (1) 如图2,等腰直角 ,其中 ,点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 重合),则图中   ▲   ▲ 是余等三角形,并求证: .
  2. (2) 如图3,四边形 是⊙O的内接四边形,⊙O的半径为5,且

    ①求证: 是余等三角形.

    ②图4,连结 于点 ,连结 上一点,连结 并延长交 于点 ,若 ,设 ,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如图1,已知AB是⊙O的直径,C,D为⊙O上的点,BD平分∠ABC,过D作DP⊥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P.

  1. (1) 求证:DP是⊙O的切线.
  2. (2) 如图2,若E是OB的中点,EF⊥OB交直线DP于点F,EF= ,tan∠ABD= ,求⊙O的半径.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出如下定义:点P为图形G上任意―点,将点P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之差定义为图形G的“全距”.特别地,点P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相等时,规定图形G的“全距”为0.

  1. (1) 如图,点

    ①原点O到线段AB上一点的最大距离为                  ▲                   , 最小距离为                  ▲                  

    ②当点C的坐标为时,且的“全距”为1,求m的取值范围;

  2. (2) 已知OM=2,等边△DEF的三个顶点均在半径为1的上.请直接写出△DEF的“全距”d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