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点题库

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这种称呼在中国普及是在(    )

A . 清朝前期 B . 清朝后期 C . 新中国成立后 D . 中华民国建立后
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有(  )
①新式教科书②工具书③流行小说④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辛亥革命后,在公共场合为表示你对一位男士的尊重,应该称呼他为(   )

A . 先生 B . 老爷 C . 公子 D . 大人
中山服和西服取代翎顶礼服成为官员的礼服,始于(   )

A . 鸦片战争后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
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 看电影照相 B . 坐火车、汽车出行 C . 拍电影打电话 D . 用电脑上网聊天
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

A . 平等观念 B . 民主观念 C . 自由观念 D . 等级观念
某历史文献有这样的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的大规模出现应该是在(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辛亥革命时期 C . 五四运动时期 D . 新中国建立初期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 . 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 .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 . 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 .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A . 《民报》 B . 《申报》 C . 《每周评论》 D . 《新青年》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1. (1) 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整理。(只写序号即可)

    ①《狂人日记》  ②《愚公移山》  ③《阿Q正传》

    ④《义勇军进行曲》  ⑤《田横五百士》  ⑥《黄河大合唱》

    反映反对封建势力题材的有: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

  2. (2) 根据上述作品,概括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
  3. (3) 分析以上数据,概括近代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发展所呈现的变化,说出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4. (4)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根据下列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

    变化领域

    举例说明

    交通工具

    文化生活

    社会习俗

下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洋务运动期间 C . 戊戌变法期间 D . 辛亥革命后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_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子、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 . 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 .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民政府就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廷官场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而民间普遍改称呼为“先生”或“君”。这说明(    )
A . 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 B . 国民政府提倡人人平等互相尊重 C . 服饰革新改变了社会的风气 D . 传统婚姻礼仪繁琐需要简化革新
下列因果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
A . 辛亥革命——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 B . 科举制度废除——京师大学堂 C . 抗日救亡——《阿Q正传》 D . 维新变法——废除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呼
服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的风貌。

材料一:

时期

服饰

相关历史

魏晋

南北朝

《礼佛图》中的鲜卑贵族、官员都穿着宽袍大袖的汉服,不同于鲜卑衣袖紧窄、下着裤装的传统服饰。他们着装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趋势是①  

唐朝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唐朝妇女身穿窄袖男装或轻薄裙装,挥鞭策马的外出游春的情景。这一情景折射出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是②  

  

《耕织图》描绘了蚕桑生产过程。这一时期,南方丝织业的发展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材料二:帝制取消之后,随之而来服饰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服饰的政治意味逐渐被审美情趣所取代,其款式也由单一走向了多样,所谓“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孙中山一生既穿过长袍,也穿过西服,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期间,穿的是一种改制过的学生装(中山装)。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服装变化示意图

材料四: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关注的焦点(部分)

  1. (1) 将材料一表格中①②③补充完整。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中国服饰呈现出的特点。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服装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其体现的21世纪时代主题。要求:主题至少涵盖两方面内容。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
A . 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投身于抗日洪流中 B . 陪着亲友坐火车旅游,并合影留念 C . 从《申报》上看到京张铁路建成通车的消息 D . 到时装店里定做旗袍、西服
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 . 鸦片战争后 B . 洋务运动后 C . 维新变法后 D . 辛亥革命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出现了“柯立芝繁荣”(1923年~1929年)。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开始进入富人家庭,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

材料二:1929年~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其中,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穷人们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资本家却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销毁大量商品。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材料四: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粮油、米面、鸡蛋、肉、蔬菜等食品都按人口数量凭票证购买。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各家各户的菜篮子里一年四季都会装满各种时令的水果蔬菜。随后可口可乐这种风靡世界的饮料获准进入消费市场;1984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西式快餐店……1993年粮票作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人的饮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1) 材料一中“美国人民达到罕见幸福境界”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被称为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9年~1933年美国经济变化的走势如何?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有何巨大变化?
  5. (5) 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影响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表明上海(     )
A . 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 . 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C . 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D . 全盘西化,倡导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