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 知识点题库

义和团称“神仙附体,刀枪不入。”义和团的一份揭帖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上述言论体现了义和团(       )  
①将“扶清”与“灭洋”相结合 ②非科学的世界观 ③不能区分列强侵略与外来文明 ④由自然灾害引起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

A . 否定其排外主义 B . 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 . 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 . 全面赞扬与肯定
辜鸿铭在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指出:“……运动的产生无疑应归于特殊的地方举事,它脱离了原有的运动轨迹,变成了一种更富于攻击性的、好战且完全失去控制的狂热,无论是对于朋友还是对于敌人,都构成一种灾害。”材料重在表明该运动(    )

A . 一直受清政府的默许和支持 B . 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色彩 C . 体现了民众强烈的爱国主义 D . 给帝国主义列强以沉重打击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常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A . 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 .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C . 是地主阶级在污蔑诽谤 D .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
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北京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事变”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一二·九运动 D . 卢沟桥事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图。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反映出(  )
A .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 . 小农经济决定农民阶级易受封建统治者蒙蔽 C .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 D . 农民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具反抗性
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
A . 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 . 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 . 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 . 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容闳(1828—1912),毕业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  )
A . 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B . 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 C . 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 D . 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以下抗争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 . 黄花岗起义 D .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拆毁天津杨村铁路的行为属于(   )
A . 阻止了八国联军侵华 B . 是盲目排外的行为 C . 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D . 是战争形势的需要
如图反映的武装行动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鸦片战争 D . 甲午战争
有人认为,“同为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这主要因为(   )
A . 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 B .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 . 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 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899年,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    )
A . 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 B . 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 C . 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 D . 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
义和团散布揭帖宣传,“(中国的)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彼等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不信圣人之教,裹读天神,其罪攫发难数。”“今天不下雨,乃因洋鬼子捣乱所致。”这说明义和团(   )
A . 盲目排外 B . 斗争方式单一 C . 崇信儒学 D . 缺乏科学革命理论
图漫画为1900年俄国人创作,画面中的人物为中国人,或是义和团或是清政府,壶中为众多荷枪实弹的洋兵和轰鸣的大炮。该漫画(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讽刺清政府不自量力 B . 谴责英法火烧圆明园 C . 反对俄国参与八国联军 D . 客观反映甲午中日战争
由庚子事变而激起的革命风潮,无处不在,浸浸乎弥漫天下。当革命风潮层浪叠起,聚集以成高山滚石之势时,清王朝“成败兴亡之数”已然铸就。据此可知,庚子事变(   )
A . 激起义和团运动爆发 B .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 . 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D . 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材料反映了义和团(    )
A . 运动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B . 对帝国主义有了理性的认识 C . 运动本身具有自发性和彻底性 D . 具有朴素的爱国、排外思想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政府行政虽然从制度设计形式上实现了王朝的安全,但自秦汉以来,家天下统治并没有万世长存,改朝换代仍频频发生。只不过皇权的颠覆大多不是源于行政官员的反叛而是源于基层百姓的造反。传统政府也曾试图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如连坐、保甲等,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为基层社会被其锻造的特殊绅士阶层所控制,绅士的乡土权威是不可动摇的。基层控制只能通过绅士才能发生作用。州县以下的广大基层社会也正是绅士发挥作用的空间领域。

——摘编自张福坤《论中国古代的绅士自治》

材料二   自治管理在19世纪下半期,分三个阶段迅速发展起来。最初.的推动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叛乱期间,当时地方名流组织了民团,并承担税收和其他通常由官吏行使的地方权力。第二个推动出自叛乱后重建的需要。承担救济与亚建的主要责任的地方人士,把他们在教育和福利方面的活动扩大到官府外的管理中属于地方民政结构主要部分的领域。这些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捐赠,即名流和企业的捐助,以及官吏不能完全控制的商业税款。扩展的最后阶段开始于90年代中期,当时有功名者和绅董开始在教育和工业方面从事自强活动。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地方自治的特点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中国地方自治管理发展的条件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