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点题库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

722

287

614

95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几代人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三: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障碍我工业发展为绝对的关系,明知者当自为之。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

——《工业建设会发起趣旨》,《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12号,1912年2月10日

材料四:下表为中国1957~1960年轻工业、重工业与农业发展情况表


时间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1. (1) 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在中国古代促进其发展的有利因素。
  2. (2) 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民国初期(1912年—191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新政府的首任都督是(    )
A . 黎元洪 B . 孙中山 C . 蒋介石 D . 袁世凯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辛亥革命“不结果实”的表现是(    )
A . 三民主义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 B . 三民主义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C .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 . 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A .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 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 . 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 . 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井田制、投田制、均田制到两税法,这就是古代中国的四种税制。皇帝根据亲巯远近来决定其分配土地的多少以及税收负担的多少,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贵族要么拥有免税权么与官府句结,逃迎税收。最大的地主﹣﹣皇帝却完全不用纳税收。皇室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皇家的私库与国库之间却并非究全封闭,皇帝经常会仲手进入国库花费财政税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粮法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提出了并税式改革导致税上加税、愈演愈烈的著名命题,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得以整编简化,但随后这些名目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赋税持续攀升。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掉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据《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共启示》

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财税体系趋于崩溃。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征收的各种报效、租课、津贴和杂捐不仅繁难苛重,而且缺乏透明和公平,厘金、盐税和关税被时人称为大“暗税”,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就曾倡议仿行印花税。1909年,日本小林丑三郎所著《比较财政学》中文版面世,与此同时,《中报》、《东方杂志》等媒体也刊登了系列介绍税收知识的文章。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推行的财政举措,是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之后又一重大体制改革,旨在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配备相应的财权,以达到现代国家责、权、利相统一的治理目标,因而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清政府推行分税制的改革目标并未实现,却有利于规范和统一税收制度,清末税制改革遭遇重重阻力,许多新的税制在筹议、设计、立法甚至推行中纷纷流产,由于统治者尝试改革的出发点与民众期望相去甚远,彼此狐疑,导致方案冲突和搁浅。

﹣﹣据《辛亥革命前后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制的基本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税制改革的背景。
  3. (3) 综上所述,谈谈中国历史上税制演变的当代启示。
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重新诠释了“仁”的概念,并将其与万有引力定律联系起来。他还声称由于地球正离太阳越采越远,因此人们也正在变小。他的证据是一只长笛,这个长笛是他根据古人的建议组装起来的,但他用后发现,与现代人的使用要求相比,笛子太长了。康有为的观点(   )
A . 用西方文化正确诠释了中国文化 B . 没有真正地把握西方科学的内涵 C . 发展了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的兴趣 D . 在中学中找到了西方科学的源头
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这一行为(   )
A . 打击了孔子的思想权威 B . 不利于传统思想文化的转型 C . 减少了维新变法的阻力 D . 使晚清的保守思想大行其道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  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  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  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煤矿 1873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  亏损 胡思孌
A .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 . 自然经济的抵抗 C . 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D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主要用来说明(    )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

A . 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原因 B . 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 . 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 D . 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カ,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因,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托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极力主张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的权威一并衰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攫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

——摘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晩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
《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不得不休刊。复刊后,对孔教展开猛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
A . 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B . 顺应社会时局变化 C . 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 . 巴黎和会引发关注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呈现了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特点。下面三幅图见证了鸦片战 争后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请回答

  1. (1) 图一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第一批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书中的哪一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
  2. (2) 图二所示著作作者是谁? 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 (3) 上述三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呈现出的明显 特征和趋势是什么? 请列出三个阶段的主要探索事件。
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平均每10人就有一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表明(  )
A .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民主政治体制保障了言论自由 C . 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D .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
[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謇(1853~1926),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甲午战后,他认定“一国之强,基于教育”,“苟欲兴工,必先兴学”。1902年,他自筹资金创办通州师范, 作为“兴学之本”。他设学旨在培养广大的劳动者。为塑造健全国民,他设课既重国学,又重自然科学技术。他为师范、医校、纺校、农校都建立了附属的实习基地。为治南方水患,他创办河海工程学校。为发展当地蚕桑业,他设立蚕桑讲习所。为改良当地棉种,农校应时而立。纱厂需要纺织人才,设立纺校。随着医院的建立,急需新式医生,又设医校。为培养铁路管理人才,创建铁路学校。为充实南通市民文化生活,办起伶工学校。据不完全统计,张謇一生创办了370所小学,中学及师范学校20多所,职业学校20多所,大学多所。张謇的办学模式与业绩成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典范。

——摘编自周至硕《张謇——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张謇创办教育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大办教育的背景。
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
A . 洋务民用企业具有示范效应 B . 集股筹资赢得社会各界响应 C .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 . 洋务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1912年

1936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 .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   )
A . 强调普遍平等民权 B . 极力宣传反清排满主张 C . 主张推翻封建帝制 D .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它所彰显的政治意义是(   )
A . 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B . 否定了儒表法里治国思想 C .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 . 断绝了袁世凯称帝的梦想
据统计,1895—1913 年,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 549 家。1894—1913 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
A .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B . 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C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 . 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