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及其种类 知识点题库

物价涨、增收难、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一系列民生话题出现在广东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更有部分政协委员针对广东此次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出各种观点,为建设“幸福广东”建言献策,许多政协委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出提高收入、提高个税起征点等相关议题。由此可见(  )

A . 税收具有有偿性、易变性的特点 B .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 C . 税收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 D . 我国公民都是法律规定的纳税人
我国从1984年开始征收资源税,主要是从量计征,即根据矿产资源产量的多寡来征牧。 2016年7月起我国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课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为计税依据)方式,建立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的调节机制。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的积极效应是(  )

①遵循价值规律,有效调节资源收益

②加强市场监管,防止企业偷税漏税

③加强税收调节,促进资源合理开采

④优化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人来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某地税务部门开展“我为诚信代言”活动,树立诚信纳税人榜样,倡导自觉诚信纳税。此举(  )

①有利于杜绝偷税、漏税的行为  ②坚持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违背税收强制性、无偿性特征  ④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政治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材料一:《报告》指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对偷排、造假的,必须严厉打击;对执法不力、姑息纵容的,必须严肃追究;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必须严格问责。

材料二:《报告》提出,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千方百计使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效应进一步显现。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是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的。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材料一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在原有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的基础上,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

材料二  某企业兼有交道运输和生活服务业务,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此次“营改增”试点方案实施前后的税负变化如下表:

注: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 (1) 请分别计算“营改增”前后该企业的应纳税总额,并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营改增”的意义。

  2. (2) 有人认为,“营改增”将部分税款返还给了纳税人,发挥了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 8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也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征收环境保护税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带来的传导路径是(  )
A . 企业纳税负担增加→生产规模减少→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提高 B .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赤字减少→财政支出下降→经济平稳运行 C .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D . 企业生产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提高→生产规模扩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外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企业进出口接近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0%,提供的工业产值、税收、就业分别占全国的25%、20%、10%左右。为推动外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17年底中国宣布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

2018年4月10日,习.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了一系列大幅度放宽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市场准入的重大开放举措。2018年11月5日,习.平主席在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又进一步宣布了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的政策举措: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外资经济市场准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为了打赢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攻坚战,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文要求:严禁跨月、跨季度征收或调整预征缴办法提前征收;严禁5月1日前要求纳税人先缴或多缴,5月1日后办退或少缴。其经济学依据是(    )

①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税收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

③公民享有监督税务机关的权利

④依法征税是税务机关应尽之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新的调整。新的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并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新一轮个税改革(    )

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②说明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③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④是国家财税改革,优化税种结构的重要举措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下图中的“个税征收”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① 禁止高收入者收入增长的重要措施

② 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

③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措施

④ 纳税人自觉诚信纳税的表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自2019年4月1日起,我国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适用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适用税率由10%降至9%。改革后,主要行业税负明显下降、部分行业税负有所降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纳税人将得到极大实惠。这体现了税收的(   )
A . 强制性 B . 无偿性 C . 固定性 D . 变动性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方案细则。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

①可以提高国家税收收入水平

②可以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发展

③可以减少偷税行为

④可以缩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说明税收具有(   )
A . 强制性 B . 无偿性 C . 固定性 D . 政治性
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由国务院发布并向全国人大报备。这主要是基于税收的(   )
A . 法制性 B . 无偿性 C . 强制性 D . 固定性
2018年起,取代我国现行排污费的环境税开征,这一变化主要基于税收的强制性特征。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主要体现了税收的(   )
A . 税收具有强制性 B . 税收具有法制性 C . 税收具有无偿性 D . 税收具有固定性
下列措施能够正确解决右图所反映的问题的是(   )

①完善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

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③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推动营改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消费税时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它的主要作用时(   )
A . 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的重复征税 B . 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C . 可以合理的调节消费行为,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D . 有利于纳税人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的关系
新冠疫情的反复一定程度上导致2021年经济复苏出现波动,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之举。据此完成问题。
  1. (1) 2021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不断提高:在2019年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到10万元的基础上,2021年进一步提高到15万元。下列对于增值税认识正确的是(   )

    ①增值税是以个人财产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

    ②增值税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

    ③增值税能够有效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增值税可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国家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7889亿元,新增降费1212亿元。国家实施减税降费政策(   )

    ①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②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减轻企业融资压力

    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创业创新活力

    ④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消除市场主体负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中央政府在2021年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依法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此举(   )

①通过社会再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恢复和扩大生产

③有利于扩大居民就业,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④能推动企业深化改革,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