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知识点题库

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SO2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SO2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为1、2、3、4号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SO2气体,4号瓶不充入SO2。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 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表格(“---”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

编号

SO2浓度

(克/升)

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分)

出现黄斑

较多黄斑

大面积变黄

整体变黄

1

0.28

3/17/13

6/25/20

10/32/24

20/46/31

2

0.42

2/7/11

4/22/18

9/28/22

15/34/28

3

0.56

1/5/6

3/10/12

7/15/16

13/24/20

4

0

---

---

---

---


  1. (1) 4号瓶的作用是 

  2. (2) 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还有什么要求? 。

  3. (3)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 有关。

  4. (4) 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SO2浓度的是 。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图中表示了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A . ①③④⑦ B . ①②⑤⑦ C . ②③④⑥ D . ②⑤⑥⑦
某初中科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 . 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硫酸溶液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CuO粉末 C .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D . 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小华在建筑工地上看到,工程车的车斗慢慢倾斜到一定程度时,车斗中的石料就沿车斗斜面滑落下来(如下左图所示)。小华想,车斗中的石料如果减少些,要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是否可以减小些?

于是小华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先把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量为100克带有钩码槽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如图所示。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三个50克的钩码,将木板的右端慢慢抬高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开始下滑,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h=20厘米。

②第二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两个50克的钩码,第三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人一个50克的钩码,分别重复上述实验。

  1. (1) 请你帮小华同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2. (2) 小华发现三次实验中,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是一样的。那么车斗中的石料能刚好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认为可能与石料和车斗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进行如下探究:

    将一块棉布、一块毛巾分别铺在长木板上,把放有一个50克钩码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慢慢抬高木板的右端直到木块开始下滑;测量并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分别为24厘米和30厘米。

    根据小华和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 (3) 根据以上探究,可以帮助我们解答其他类似的疑惑,比如“为什么道路桥梁的引桥要做到一定长度?”“为什么?”等
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1cm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50g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砸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1. (1) 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反映出来。
  2. (2) 该实验的变量是,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 (3)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

    其破坏力越大。据此,请你提一条安全建议: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下列探究工作。

【查阅资料】通过上网获得以下信息淀粉粉是无甜味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能初步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

【做出猜想】甘薯中可能含有淀粉酶,把淀粉初步催化分解为具有甜味的麦芽糖,而马铃薯中则不含淀粉酶。

【实验操作】把甘薯、马铃薯放置在不同温度下,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处理30分钟,测定麦芽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处理后不含麦芽糖,甘薯处理后的麦芽糖含量如下表:

处理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中麦芽糖含量(毫克/克)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 (1) 实验结果 (填“支持”或“不支持”)该小组的猜想。   
  2. (2) 由表可知,℃时,甘薯中的淀粉酶催化效率最高。
  3. (3) 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马铃薯虽然不含麦芽糖,但吃起来也略带甜味,这是由于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被小肠吸收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如图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水银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B、C内的水银面等高。

  1. (1) 若气体温度升高,为使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应将C管(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2. (2) 实验中多次改变气体温度,用Δt表示气体升高的摄氏温度,用Δh表示B管内水银面高度的改变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是

有媒体报道称,“不进冰箱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远高于低温保存的隔夜菜,常吃会导致胃癌风险高”。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NaNO2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咸味,易溶于水。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各种火腿、酱卤肉等熟肉类食品加工,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国家对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的最大含量限定为:蔬菜4mg/kg,肉类3mg/kg。对于该报道可信性,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同等质量的清炒芹菜,清炒菠菜,小白菜炒肉。

【实验过程】将试样切碎混匀,每个菜都分成均等的2组。一组样本放进实验室冰箱,在4℃下冷藏;另一组样本在常温下放置(20℃)。保存20小时后,按照测定亚硝酸盐的国家标准分别对其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3种菜肴放置20小时后,测定出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克)如图所示,都远未超过国家标准。

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为什么要选用3种菜做样本?
  2. (2) NaNO2与NaCl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 (3) 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4. (4) 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一般要放入冰箱中保存的原因是
  5. (5) 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有人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持续增加,你认为是否正确?
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科每次将小物块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运动的路程s/m

0

0.3

1.2

2.7

4.8

  1. (1) 求出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m。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成正比。
  3. (3) 小科通过查找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与时间关系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正比例关系中的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的哪个方面的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只需填出一种方法即可)
兴趣小组要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实验材料和器材:已采集的重金属污染液,水稻种子若干,培养皿4只,纱布若干,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为28℃,光照适宜),尺子,试管和量筒等。建议实验过程中培养皿内保持约10毫升液体,适宜种子发芽和生长。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分析实验结果。

(一)实验设计:

步骤①(选择研究材料,排除影响因素)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10²、103倍获得3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

步骤②(设置对照组)(1)

步骤③(进行对照实验,排除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的干扰)(2)

步骤④(观察因变量,实验数据的获取与处理)(3)

(二)过程分析:实验中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原因是(4)

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 .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到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有时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如图所示,甲、乙是用相同的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圆环,仔细观察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你认为哪个圈更大?。动脑想一想,并写出两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救,测得数据如右上表。

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米跑步后

小媚

82

123

138

小亚

80

127

142

小文

77

124

136

小亭

78

121

134

  1. (1) 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填“A”或“B”)
  2. (2) 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
    A . 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 . 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 . 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一到冬天,皮肤干燥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到底多大的大气湿度,人体感觉最舒服呢?小科同学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对湿度问题进行了探究:

  1. (1) 如图甲所示是世界上第一个简易的毛发湿度计,通过观察结构,小科发现这种湿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2. (2) 小科同学发现生活中测量空气湿度最常用的仪器是干湿球湿度计,如图乙所示。通常情况下,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哪个高?原因是什么?

  3. (3) 湿度对植物的生长也同样有很大影响,如果要测量土壤内部的湿度,显然上述湿度计是无法方便地进行测量的。小科同学尝试利用电学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了一种湿敏电阻(阻值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减小)。请你帮助小科同学利用这个湿敏电阻设计“土壤湿度计”的电路图(除湿敏电阻外,所用电学元件均为初中科学常用器材,且要求湿度越大,相应表的示数也越大)。
在观看“十一国庆”阅兵仪式时,小金注意到:①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的仰角不同;②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他想探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什么关系?”(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于是,他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起飞时的气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每次吹风前,测力计的示数均为3.50N)

机翼面积/cm2

测力计示数/N

机翼仰角

275

395

566

3.20

3.00

2.60

较小

3.00

2.90

2.40

较大

2.90

2.80

2.30

最大

3.10

2.90

2.70

  1. (1) 本实验是观察吹风前后来反映“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机翼仰角、质量、形状相同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
  3. (3) 小金分析数据认为飞机机翼仰角越大越有利于起飞,这种说法是否可靠?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最强

最弱

较弱

  1. (1) 为了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控制
  2. (2) 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你认为表中?处应填入
  3. (3) 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4. (4) 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写出一个即可)
经过33天的在轨运行后,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分离并返回地球。返回舱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时,启动开伞着陆,主伞面积约1200米2 , 返回舱速度逐渐下降。当返回舱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实现软着陆。小金提出了“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是否有关?”这一问题,并进行以下探究。

步骤1: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塑料薄膜、细绳(塑料薄膜和细绳的质量忽略不计)以及回形针,制作降落伞,如图所示;

步骤 2:将不同的降落伞顺次从教学楼 4 楼阳台由静止释放; 步骤 3:测量和记录相关科学量。

  1. (1) 在制作降落伞的过程中,应保持每一个降落伞的相同。
  2. (2) 在步骤 3 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科学量有:。塑料薄膜细线回形针
  3. (3) 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有:等。(写一个即可)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 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 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 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 (1) 为了验证猜想 1,应选用编号为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2,应选用编号为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 (2) 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 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编号 G 处填上所缺数据。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mm2

    A

    60

    0.76

    F

    100

    1.02

    B

    60

    0.89

    G

    C

    60

    1.02

    H

    纤维

    10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100

    0.76

    /

    /

    /

    /

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图 1)。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 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 7 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

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了水平相对值高,说明炎症程度严重), 结果如图 2 所示。

组别处理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1. (1) 对比(选填组号)组结果,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2. (2) 对比 2 组和 3 组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作用。
  3. (3) 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增加一组实验 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填入表格中。
为何晾在密闭空间里的湿衣服不容易干?小宁思考后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空气湿度会对水蒸发产生怎样影响?

【实验装置】

在七个相同的密闭房间内装有相同的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控制每个房间的气温和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空气湿度都在70%以上。

②开启每个房间的除湿机,用除湿机调节房间湿度,使七个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在实验期间分别控制在一定值;

③用相同质量的水把毛巾均匀湿润,完全展平后晾在晾衣架上,读取电子秤的示数m1

④经相同时间后,再次读取电子秤的示数m2

(实验过程中水蒸发对毛巾温度的影响、除湿机工作时对室内空气流动和室温的影响均忽略)

【实验数据】

空气湿度

40%

45%

50%

55%

60%

65%

70%

m1/g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m2/g

599.9

586.0

573.1

561.3

550.6

540.7

532.0

  1. (1) 【实验结论】

    在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空气流速等条件均相同时,,水蒸发越快。

  2. (2) 【实验反思】

    从微观角度分析,一部分液态水的分子能逸出水面成为气态水的分子,另一方面部分气态水的分子也会返回水中成为液态水的分子;当逸出的水分子数量比返回的水分子数量多时,宏观上表现为水蒸发了。本实验中,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空气湿度越大,返回水中的水分子数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