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知识点题库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 将杠杆的中点O挂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 (2) 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 (3) 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

  4. (4) 完成实验后,小英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

    ①将杠杆的B位置挂在支架上,在B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前后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

    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E到B的距离L1  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 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 (2) 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 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3. (3) 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A . 减小摩擦 B . 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 . 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 (1) 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2. (2) 调节杠杆平衡后,在不同的位置挂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平衡,得到如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6

     5

     5

     6

     2

     5

     10

     10

     5

     3

     4

     15

     6

     10

     4

     2

     20

     8

     

    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两种结论:①F1+l1=F2+l2;②F1l1=F2l2 . 你认为正确的是第(选填“①”或“②”)种结论,实验4中的阻力臂是cm.

  3. (3) 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左端20cm处挂2个50g的钩码,而在杠杆的右端10cm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往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测力计的读数F=N;如果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读数F′F(选填“>”、“<”、“=”),g取10N/kg..

  4. (4) 杠杆在图乙的水平位置平衡后,用手使杠杆缓慢地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丙)后松手,杠杆(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

  5. (5) 如图丁所示采用另一种装置,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N.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调节完毕后,当在杠杆B点挂3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如图乙所示,那么在杠杆的D点挂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后,将B、D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0靠近1个格,那么杠杆(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 (3) 实验中若不在D点挂钩码,而在杠杆的A点使用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开始顺时针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为 
用一轻质杠枉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 (1) 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侧调节;
  2. (2) 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李同学在杠杆上悬挂钩码,杠杆静止时如图乙所示。

    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②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①②
  3. (3) 图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B处下方再加加挂两不钩码,则A处所挂钩码须向左移动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如图,小高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6906332 图片_x0020_712908864

  1. (1) 它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则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调 (选填“左”或“右” );
  2. (2) 如图甲挂钩码后,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杠杆左右两侧各去掉两个相同的钩 码,则杠杆端将下沉(选填“左”或“右”)
  3. (3) 将杠杆调平衡后,他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 C 处竖直向上拉如图乙,此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N,若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悬挂在 A 处的钩码总质量为kg。
  4. (4) 当他施加在杠杆 C处的拉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时,则应(选填“增大”或“减 小”)悬挂在A 处的钩码总质量,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5. (5)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高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

    ①将杠杆的 B 点挂在支架上,在 B 点的右侧挂质量为 m 的钩码,左右移动钩码的位置,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 ;

    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 E 点到 B 点的距离 L1点到 B点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 m 杠杆=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 量符号表示)。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 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向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左侧A点,为使OB成为力臂,应在B点沿着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 (3) 若每个钩码重为0.5N,将A点的钩码全部移到B点,弹簧测力计作用在C点,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所加最小力为N.
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25

  1. (1) 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可以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
  2. (2) 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记录相关数据。改变钩码的数量及位置多次实验,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乙所示,A、B两点分别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平衡”);
  3. (3) 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在(选填“增大”或“减小”)。
           
  1. (1) 手电筒的构造如图所示,请在虚线方框内 画出它的电路图。

    图片_x0020_100032 图片_x0020_100033

  2. (2)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图片_x0020_100034

  3. (3) 如图所示,在调节好的杠杆的a处,挂有二个重各为1N的钩码,为使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可在b处施力。

    图片_x0020_100035

    ①请画出钩码对杠杆阻力 的阻力臂

    ②则在b处所施加的竖直方向的动力 的大小是N,并画出力 的力的示意图;

    ③ 此时杠杆为(选填省力杠杆或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过程中,总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 (2) 如图乙所示,在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时,我们(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同时改变多个物理量进行探究;
  3. (3) 如图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要使拉力大小不变,杠杆继续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则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悬挂的钩码总质量;
  4. (4) 如图丁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选填“左”或“右”)端将上翘;
  5. (5) 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l/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0

    2

    10

    2

    15

    1.5

    20

    3

    5

    1

    15

    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________(填字母)。

    A . 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 . 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 . 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 . 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 (1) 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图片_x0020_100036

  2. (2) 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杠杆上挂上钩码,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移动(选填“平衡螺母”或“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他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3. (3) 如图丙所示,为寻找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可以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杠杆上A点悬挂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则该拉力可以作用在点(从“ ”、“ ”两个位置中选择满足要求的位置);若弹簧测力计从竖直位置向左倾斜拉动时,杠杆仍于平衡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归纳法”是物理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总结结论”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实验结论的得出没有应用归纳法的是(   )
A .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测出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进而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B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并多次记录成像特点,进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C .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使杠杆平衡;然后重复实验,进而得出“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的结论 D . “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分别测量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进而根据公式 计算出定值电阻的电阻;然后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重复上述实验;最后求出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 (1) 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如图甲位置松手,发现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其重心在 上,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2. (2) 表是小明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并由表中数据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结论,这明显是不可靠的,原因是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F2(N)

    动力臂L2(cm)

    1

    1

    15

    1.5

    10

  3. (3) 实验中如果在杠杆的支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在探究实验时是否会影响杠杆平衡?,理由是
按要求填空。

  1. (1) 如图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且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 (2) 如图2,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如图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轻薄塑料片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将图中静止的研究对象转到虚线位置,松手后发现研究对象发生转动,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实验前,杠杆停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
  2. (2) 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3. (3) 在图乙(b)装置的左右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后,杠杆(填“左”或“右”)端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只需将右侧钩码移至第格.
  4. (4) 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树干某处,静止后树干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现将树干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根据图乙可判断GA(填“>”“=”或“<”)GB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 (填“左”或“右”)边旋一些。
  2. (2) 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 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3. (3) 如图丁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 个。

  4. (4) 如图戊所示,若所使用的每个钩码重均为0.5 N,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 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 (2)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B点分别挂3个、2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相同),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他便马上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同学小亮觉得这种实验处理方法不够完善,理由是 
  3. (3) 小明将图乙中A、B两点下方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 (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 (4) 小明若用装置丙进行实验,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在B点沿a方向拉变为沿b方向拉,拉力的力臂将 ,若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其示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实验结束后,小明在整理器材时发现杠杆很重,这 (选填“会”或“不会”)对实验造成影响。
             
  1. (1) 如图,弹簧秤的分度值是N,所示读数为N;

  2. (2) 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①实验前,发现杠杆左低右高,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便于测量;二是使杠杆自身的重心落在上;

    ②图甲:A处所挂钩码向左移动2格到C位置,则在B处下方须添加个钩码,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③图乙: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左倾斜拉时,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为方便测量,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 , 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把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改变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和阻力臂 , 再做几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0.5

    0.3

    1

    0.15

    2

    1.5

    0.1

    3

    0.05

    3

    3

    0.1

    1.5

    0.2

    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表示;

  3. (3) 如图乙所示,在(选填“A”、“B”或“C”)点竖直(选填“向上”或“向下”)拉时,可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4. (4) 在完成实验后,小辉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完成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图丙所示,轻质杠杆可绕点转动,它的中点挂有的重物,在杠杆右端用竖直向上的力N,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