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知识点题库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 , 生成液态的五氧化二磷 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 .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 . 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发现测定的结果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 .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B . 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 . 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加紧 D . 红磷燃烧后未等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 . 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所取铜粉应该足量 B .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 .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 .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等于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 B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用坩埚钳分别夹取棉花和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 C .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 D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测定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体积分数,还可间接推测出氮气的一条物理性质,即:,同时也说明氮气化学性质比氧气的化学性质,应用此性质推出氮气的一条用途是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 B .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C . 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 D . 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
如图所示装置是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 燃烧的红磷熄灭后,过一会儿,集气瓶内压强下降 C . 燃烧足量的红磷,可使进入集气瓶的水占集气瓶体积的 D . 燃烧的红磷一熄灭,就要立即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刻度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 . 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氨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发生的反应为:2KNO3 2KNO2+O2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B .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C . 水槽中液面最终上升至4处 D .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 . 红磷 B . 木炭 C . 细铁丝 D . 蜡烛
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Ⅰ中化学反应的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产生一种黑色固体。
  2. (2) 实验Ⅱ中电解水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填“氢气”或“氧气”)。
  3. (3) 实验Ⅲ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下列是初中化学的四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990124118

  1. (1) 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若实验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1/5。(填“大于”“小于”“等于”)

    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 (2) 图B中的实验现象是
  3. (3) 图D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后生成色固体,该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目的是
  4. (4) 图E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硫粉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色火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是因为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实验中,打开活塞,用分别接近a、b玻璃尖嘴口处,检验产生的气体。
  2. (2) B实验(填“能”或“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3) C实验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 (4) D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如果将红磷直接放在锥形瓶底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实验方案进行(选用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Ⅰ、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图Ⅰ实验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2. (2) 图Ⅱ实验中(铁架台略去)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③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④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⑤检查装置气密性。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 (3) 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mL刻度处才停止。
  4. (4) 若不使用弹簧夹,开始时活塞位置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活塞前沿最终停止在约mL刻度线上。
  5. (5) 对照图Ⅰ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有何优点?(回答一点即可)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 (1) 实验前需
  2. (2) 试管中过量白磷的作用是
  3. (3) 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mL刻度线处。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木炭代替铜粉进行实验 B . 铜粉变黑后要立即读取注射器的数值 C . 为使反应充分发生要不断推拉注射器 D . 实验数据偏小的原因可能是铜粉量过多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三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铜在空气中加热只消耗氧气,生成了黑色固体氧化铜。)

  1. (1) 写出图一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2. (2) 对图一实验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改进。图二装置的试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5mL刻度处,充分反应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位于11mL刻度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小雯分析,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任答1点)。
  3. (3) 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三实验的优点是(答一点)。图三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

    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   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   C.增加铜粉的质量

  4. (4) 为了帮助同学们的理解图一实验的原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图一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四所示。试回答:

    ①其中Y曲线表示的是(填“温度”或“氧气浓度”)。

    ②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四中BC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 .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 C . 空气中的少量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集气瓶中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C . 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防止测量数据不准确 D . 实验成功的标志为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