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题库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 (1)  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 (2) 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 , 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 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 (3) 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

    ①天然气燃烧   ②缓慢氧化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

  4. (4) 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式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5. (5) 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 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 

研究发现,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同时还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某研究小组在研究空气中CO2含量对海水中CO32浓度的影响时,获得如图所示曲线图.

(海水温度:T1>T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有 .(写一点)

  2. (2) 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使 加剧,这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海水中CO32浓度与模拟空气中CO2浓度的关系是 .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 . 常见的酸溶液:H2O、HCl、H2SO4 B . 常见的黑色固体:CuO、MnO2、Fe3O4 C . 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O、O2 D . 常见的氧化物:MgO  KMnO4  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有关气球变化的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 (1) 甲装置: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向a中加水会看到
  2. (2) 乙装置:若锥形瓶中装有生石灰,由分液漏斗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3. (3) 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 , 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使气球胀大,且生成物之一属于盐类,则分液漏斗中的 液体可以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向外拉注射器1

气球1微微鼓起,注射器1中溶液变浑浊

②将注射器2中的液体推入瓶中

气球1继续微微鼓起,…

③打开K,将气球2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倒入瓶中后,关闭K

气球1继续变大,…

  1. (1) 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补全步骤②中的现象:
  3. (3) 补全步骤③中的现象:,其中“气球1继续变大”的原因是
  4. (4) 通过本实验能验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类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B . CO和CO2能致人死亡,因为CO、CO2都有毒性 C .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 . 水的净化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下面是小莉同学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B

C

D

性质与用途

安全常识

空气的作用

物质的理解

氢气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乙醇有可燃性﹣﹣用做燃料

金刚石硬度大﹣﹣用做钻头

室内起火﹣﹣严禁开窗通风

煤气泄露﹣﹣严禁打开电源开关

溶洞探险﹣﹣须做灯火实验

氧气﹣﹣﹣供给呼吸

氮气﹣﹣﹣制造氮肥

氦气﹣﹣﹣制致冷剂

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铅笔芯不是铅﹣﹣﹣是石墨

合金不是金﹣﹣﹣是含金混合物

A . A   B . B   C . C   D . D
实验室常用甲酸(H2C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O2 H2O+CO↑,再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O+CuO Cu+CO2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装置G中①的名称是,装置B的作用是
  2. (2) 装置E是用来检验装置D吸收二氧化碳是否完全,该装置(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写出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F和G,导管接口的顺序为a→→e
  4. (4) 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烧瓶内氧化铜粉末处于“沸腾”状态(一氧化碳气流冲击所致),这样有利于,烧瓶内固体物质的颜色变化
  5. (5) 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氧化铜是否反应完全的实验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 一定温度下C和CO均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C . 金刚石、石墨完全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 D . 石灰石、大理石都可与稀盐酸反应
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即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即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用 Y 形管或 Y 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 (1) 图 1 中 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2. (2) 图 2 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3. (3) 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 , a 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a 管明显,原因是

下边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1. (1) 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
  3. (3) 如果将变红的溶液通过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过滤,可以看见的现象是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模线上。

A.维生素          B.氧气(或空气)  C.尿素[CO(NH2)2]

D.一氧化碳(CO)    E.氮气(N2)       F.小苏打(NaHCO3)

  1.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 (2)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火的原理是
  3. (3) 黄瓜富含的营养素是
  4. (4)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5. (5) 植物叶色发黄可施用的化肥是
  6. (6) 焙制糕点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是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 (1) 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 (2) 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溶液,测得溶液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 , 发现溶液变为色。

    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和猜想三不成立。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

    (反思交流)小慧又提出,也可能是反应太慢,无法观察到气泡产生。她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取出(实验探究二)所得的部分清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

    (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清液的pH为Y,若XY(填“>”“=”或“<”),则她的猜想成立。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并将测量氮气的密度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图片_x0020_1684807214

  1. (1) 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药品是,此方法属于变化。
  2. (2) 除去氧气。他们分别进行了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
  3. (3) 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情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

盛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会有一层白膜,其成分是(写化学式),它是怎样形成的?(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形成原因);怎样除去这层白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B . 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 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D . CO和CO2都能溶于水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中有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

铁用于制备硫酸亚铁

B

洗洁精有乳化作用

洗洁精能除油污

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

生石灰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CO2常用来灭火

A . A B . B C . C D . D
北京2022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秉持着“绿色冬奥”的理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采取了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多项科技助推的措施,真正让“绿色”成为这场冬奥会的鲜明底色。
  1. (1) 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量增加,以下建议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是____(填序号)。
    A . 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B .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 . 大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禁止乱砍滥伐
  2. (2) 为减缓温室效应,有科学家猜想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但也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使用膜分离法可以从空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气体,该过程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 (4)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现取25g含碳酸钙的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写一条即可)。

    ②当加入稀盐酸200g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③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C . 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 .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