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点题库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三套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已知:15℃、101kPa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1. (1) A和B中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容积相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充满CO2 . 将A的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 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也注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 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①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B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 (2) 用传感器测量C装置中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

    ①某同学检验C装置气密性.甲中图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同学进行的操作是

    ②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 , 通过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液体.下图乙是向C装置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气压变化图象,其中表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曲线是(填“Ⅰ”或“Ⅱ”).

由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 B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D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写出上述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装置,则选择的原因是。若从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需经过溶解、过滤、、干燥等操作。
  3. (3)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验满的操作方法是
  4. (4) 在上述图F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常用于灭火。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填“滤纸碎片”或“乒乓球碎片”)先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填序号).

    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 (2) 实验1是用酒精作燃料燃烧提供热量来完成的,请你写出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 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 . 水具有酸性 C . 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 . 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4. (4) 实验3是探究铁钉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填序号),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发生反应.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主题知识与应用错误的是(   )

选项

主题

知识与应用

A

化学与生活

预防坏血病——服用维生C

B

化学与能源

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太阳能、氢能

C

化学与环境

减少白色污染——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D

化学与安全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A . A    B . B    C . C    D . D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1) 甲同学验证燃烧的条件.取一小块白磷放入广口瓶中,一段时间白磷没有燃烧,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白磷仍然没有燃烧,再从a管通入,白磷发生燃烧,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
  2. (2) 乙同学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5

该实验的最终目的是;(Ⅲ)将干燥纸花直接放入CO2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从(Ⅳ)中拿出变红的小花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又变回了紫色,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Cl反应

B

用玻璃棒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待测液的pH

pH试纸显示pH=1对应的红色

待测液显酸性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一定是CH4

A . A   B . B   C . C   D . D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16075570

  1. (1) 实验过程中,b处的实验现象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在a处放
  2. (2) c处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三套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已知:15℃、101kPa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图片_x0020_429857960

  1. (1) A和B中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容积相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充满CO2 . 将A的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1/3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也注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 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①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B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 (2) 用传感器测量C装置中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某同学检验C装置气密性。甲中图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同学进行的操作是
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4

  1. (1) 实验1,管②收集到的气体是。检验管①中气体的操作是
  2. (2) 实验2,倒入紫色石蕊溶液,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图所示,在乙瓶中放入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在 A 处缓缓地持续通入混合气体 X,下表中的物质及实验操作后的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气体 X

甲中盛放的溶液(足量)

关闭Ⅰ阀打开Ⅱ阀

A

潮湿的混有一氧化碳的二氧化碳

浓硫酸

纸花不变色

B

干燥的混有一氧化碳的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纸花变为红色

C

潮湿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纸花不变色

D

干燥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纸花变为红色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图片_x0020_1818142856

  1. (1) 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
  2. (2) 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D装置收集气体的优点是
  3. (3) 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则不能保持上述的优势,原因是。若用F装置收集CO2 , 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二氧化碳体积的测定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 (4) 利用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他们先关闭K1 , 打开K2 , 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毫升二氧化碳,G、H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然后打开K1 , 关闭K2 , 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H容器中出现浑浊(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实验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同学们得此结论的理由是

    图片_x0020_1067421225

控制变量法是对比实验中的重要方法,我们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做了如下含有对比思想的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730624761

  1. (1) 实验甲的目的主要是对比出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的不同;
  2. (2) 实验乙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水对实验的干扰,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丙中,只有A中铁钉生锈了,对比铁钉不同的现象,可推知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同时接触。下图的对比实验丙和丁能实现探究目的的是(填序号)。

    图片_x0020_856277335

    A 实验丙中A,B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 实验丙中A,C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 实验丁中a、b对比可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质种类是否有关

    D 实验丁中b、d对比可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是否有关

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1. (1) 图中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得条件之一是。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图乙实验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图中所示药品不合理,请你提供一组能达到实验目的药品
  3. (3) 如图丙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利用该性质的用途是
  4. (4) 如图丁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如图: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 (2) 如图:同学们做了试管A、B、C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C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3. (3) 如图:分别把干燥的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伸入两瓶干燥的CO2气体中,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   

  2. (2) 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 (3) “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

  4. (4)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填物质名称)代替;

  5. (5) “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
  6. (6) “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
  7. (7)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8. (8) (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对比实验有助于辨别变化的影响因素。
  1. (1) 下列实验中,紫色纸花会变红的是实验(填编号),能证明二氧化服不能使石蕊变红的是实验(镇编号)。 综合这四个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2. (2) 由下图一的实验现象可以推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下图二的实验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由此可以推出, 燃烧需要的另一项条件是

    物质代号

    A

    D

    E

    T

    熔点/℃

    44

    3550

    -117

    -259

    沸点/℃

    257

    4827

    78

    -253

    着火点/℃

    40

    370

    510

    580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选用下表中的可燃物(填代号)替代图二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也能达成实验探究目的。

同学们在学习了二氧化碳及其性质后,来到化学实验室,展开了项目性研究。
  1. (1) 项目一:制取二氧化碳

    同学们用(填药品名称)制取了二氧化碳,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项目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但有同学提出了质疑:伸入烧杯中的导管接近烧杯底部,所以结论不正确,理由是,因此,要想证明结论正确,应进行的操作是

  3. (3) 项目三: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同学们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石灰水未变浑浊。为什么呢?大家进行了猜想:

    猜想一: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化学式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猜想二: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其他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基于此,同学们重复进行了该实验,并时刻观察。观察到的现象是,证明了猜想一正确。

同学们学习了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知识后,对“阶梯蜡烛熄灭顺序”的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亲自动手设计了如下改进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过程

装置图

用塑料薄板将烧杯分隔为两个空间,在塑料薄板下开了一个小凹槽,点燃两只高低不同的蜡烛后,将二氧化碳沿着没有蜡烛的这一侧的烧杯壁慢慢倾倒

A . 该实验不能保证冷的二氧化碳能够沿着烧杯壁缓缓下沉 B . 该实验保证了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充足,而且减少了倾倒时二氧化碳的逃逸 C . 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而且比较简单,易制作,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 D . 该实验现象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