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点题库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家里找来矿泉水瓶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 (1) 【提出问题】CO2能与水反应吗?

    【实验】甲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打开瓶塞,迅速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塞,振荡,一会后发现.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

  2. (2) 【反思】乙认为甲的实验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乙的理由是:
  3. (3) 【补充实验】取少量甲实验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乙同学认为这可以说明CO2能与水反应(提示:石蕊是一种遇酸变红的紫色液体).

    你认为乙同学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通过证明       (填序号).

    A . 反应物被消耗 B . 有新物质生成
  4. (4) 【反思】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也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理由是
  5. (5) 【再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CO2能与水反应.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i)向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喷水

    小花仍为紫色

    (ii)把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小花仍为紫色

    (iii)把实验(i)后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小花由紫色变红色

  6. (6) 【结论】CO2能与水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通过如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也由此可推出灭火的方法 B . 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 . 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 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 并进一步探究CO2的性质。

  1. (1) 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要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 应选用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3. (3) 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4. (4) 某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发现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a.氧化钠  

    b.碳酸钠   

    c.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d.氢氧化钠

    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取少量该样品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里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 (5) 氢氧化钠在工业中常用于吸收含有氯气的废气,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 和另一种氧化物,若要吸收71g氯气,理论上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化学研究性小组做了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石蕊变色                    ④CO2能使石蕊变色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图烧杯中的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2. (2) B图中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请用文字解释这一现象
  3. (3) C图玻璃管中的现象是,该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
  4. (4) D图所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5. (5) E图中,A、B两试管中各盛有0.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加入2mL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填“A”或“B”)试管中的反应更迅速。
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白磷可以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B

50℃时,将33gKCl固体加入10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20℃时,KCl的溶解度为33g

C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可能是H2、CH4或CO

D

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倾倒NaOH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被NaOH溶液吸收

A . A   B . B   C . C   D . D
              
  1. (1) 某学生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试液变成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将这个溶液加热以后,溶液又变成色,该同学在加热时的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图片_x0020_1948551226

  2. (2) 若将点燃的镁带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将继续燃烧,该反应的文字式可表示为:镁+二氧化碳 氧化镁+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A . 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 . CO2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 C . 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属于混合物 D . 镁条着火也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图中小花经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

A、醋酸 图片_x0020_100020   

B、喷水 图片_x0020_100021

C、直接放入CO2图片_x0020_100022   

D、喷水后放入CO2图片_x0020_100023

  1. (1) 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的实验是A和(填序号)。
  2. (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1.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蜡烛火焰

    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色

    实验结论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 (2) 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 玻璃车窗    B . 镁铝合金车体 C . 塑料小桌板    D . 涤纶座套
  3. (3) 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性。
  4. (4) 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等特性。
  5. (5) 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6. (6) 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
  7. (7) 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写出一条即可)。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886778808

  1. (1) 气体制取: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写出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填装置序号)
  3. (3) 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 可以选用与制CO2相同的发生置,可见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为
  4. (4) 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图2装置,验证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甲中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5. (5) 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6) 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或实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   )
A . 所示实验中玻璃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4处,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所示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C . 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铁白色沉淀 D . 中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下图中的A~F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的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图F甲中充有二氧化碳气体,注射器内装着氢氧化钠溶液,乙中盛有稀盐酸。

    ①将注射器内溶液推入甲中,发生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打开止水夹后,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填序号)。

    a.稀盐酸倒吸进入甲中                    b.甲中有气泡逸出

完成下列实验。

  1. (1)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3. (3) B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能说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5. (5) 实验结束,关闭K,A中的现象是
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B . 软塑料瓶变瘪 C . 石蕊溶液变红 D . 气球上浮
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回答问题。

  1. (1) 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B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3. (3) 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填“m”或“n”)端通入。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试管内该气体的方法是
  4. (4) 用装置E进行CO2的部分性质实验: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在(选填“a”或“d”)处,并与b处现象对比,可说明CO2能与水反应;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CO2遇水的变化。

  1. (1) 由瓶子变瘪得到的结论是
  2. (2) 继续通过以下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已知:酸性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瓶中液体滴在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红

    b

    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CO2

    试纸不变色

    c

            

    试纸不变色

    ①b的实验目的为

    ②c的实验操作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及方法。

  1. (1) 仪器a的名称为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该组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烧杯Ⅲ中的试剂为紫色石蕊溶液,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某小组同学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完成以下实验,各装置气密性良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仪器m的名称是
  2. (2) 下列有关图1实验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 . 实验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B . 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 C .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D . 最终集气瓶中液面高度可达到刻度2处
  3. (3) 图2实验,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原因是
  4. (4) 图3实验,在两个装满CO2的相同大小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倒入水和NaOH溶液后,盖紧瓶盖,充分振荡。实验结论为:,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关闭K1、K2 , 推入NaOH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推入NaOH溶液后,装置I中压强变小 B . 若只打开K1 , 观察到装置I中产生沉淀,可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 C . 若装置Ⅱ中BaCl2溶液换成酚酞试液,只打开K1 , 也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 D . 若只打开K2 , 观察到装置I中产生气泡,可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
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夹持装置已省略)

  1. (1) 探究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k1 , 关闭k2、k3 , 往B中加入药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③处纸花先变红,①处纸花后变红,②处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也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2. (2) 探究二:打开k2 , 关闭k1、k3 , C中出现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有同学质疑:白色固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导致溶液中水减少而析出的氢氧化钙,小组同学向C中加入足量的水验证,白色固体不溶解,该方法利用了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填具体性质)。
  3. (3) 探究三:打开k3 , 关闭k1、k2 , 一段时间后,D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通过探究二的结论推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为验证推理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4. (4) 废液处理:小组同学在对D试管的废液过滤后分类处理时,测得滤液显碱性,故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酸碱度,发现滴入盐酸时产生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得出新的结论,探究三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除生成碳酸钠和水外,还生成
  5. (5) 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