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点题库

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1. (1) 实验一:探究影响碳燃烧剧烈燃烧程度的因素.

    如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2. (2)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如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

  3. (3)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小意同学做了如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可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依据下图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装置及药品:①石灰石  ②稀硫酸  ③二氧化锰  ④高锰酸钾  ⑤稀盐酸  ⑥过氧化氢溶液
  1. (1) 小英同学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她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则a端应与端相连。

  2. (2)

    小东同学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他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 (3) 甲是蒸发溶液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4. (4) 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白磷燃烧。比较打开前后的现象,证明白磷燃烧需要,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 (1) 实验A的现象体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2. (2) 实验B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请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化学方程式表示)。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

固体全部消失

高锰酸钾易分解

B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铝比铜活泼

C

将一氧化碳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黑色粉末变红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

将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

试管中水面上升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A . A    B . B    C . C    D . D
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 , 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②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85mL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③一段时间后,同时震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情况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导致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少的操作是。不改变装置药品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方法是
  2. (2) 曲线2代表加入的是
  3. (3) 曲线3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曲线2 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4. (4) 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②吸收CO2用NaOH溶液比较合适

    ③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④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 区分硬水和软水 图片_x0020_1456028319 B . 探究CO2与水反应 图片_x0020_1325924334 C .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图片_x0020_1152218849 D .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小美同学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含有紫色石蕊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C . 利用该装置不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A . 既能说明空气中O2含量约为1/5,又能说明N2难溶于水 B . 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可燃也不助燃 C . 既能说明燃烧需要O2 , 又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 既能说明CO2能溶于水,又能说明CO2具有酸性
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980013808

  1. (1) 实验A,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2. (2) 实验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比冷水中快,说明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是
  3. (3) 实验C,观察到蜡烛熄灭。该实验能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填序号)。

    A不燃烧      B不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

  4. (4) 用实验D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反应后逸散到空气中。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743301383

①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装置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从端(选填“a”或“b”)进入。

③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药品加入完毕后(如图D 所示),欲产生二氧化碳接下来的操作是:

④实验中用足量的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为0.2mol。试计算:稀盐酸中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多少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⑤“数字化实验”丰富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它可将实验过程中某些因素(酸碱性、气压等)的变化以数据、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下面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两种方案。请回答:

图片_x0020_1673639207

Ⅰ. 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试管的作用是

Ⅱ. 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填“强”或“弱”)。

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图片_x0020_57424407

  1. (1) 实验A的现象体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2. (2) 实验B中,产生的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料,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从图中选择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的仪器组合为;用图A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乙同学设计的如下实验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若I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当打开K2 , 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则Ⅲ装置中加入的物质是

  3. (3) 丙兴趣小组还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丙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铜网(选填“能”或“不能”)换成铁网。

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1. (1) 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

    ④利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与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

  2. (2)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高炉炼铁炼得的是纯铁

②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气泡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③向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半瓶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④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和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选用Na2CO3溶液、Na2SO4溶液或FeCl3溶液均可

⑤向一定量的NaCl、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右图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某些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则m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a可表示NaCl或H2O的质量变化情况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用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喷稀醋酸

②喷水

③直接放入CO2

④喷水后放入CO2

A . ①和④的紫色纸花会变红 B . 对比①,推断④有酸性物质生成 C . 对比④纸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省略②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D . 综合①②③④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很稳定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 图1所示的实验即可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又能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B . 图2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C . 图3即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 . 图4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 (1) 甲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右端导气管口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多余的CO,防止污染空气。
  2. (2) 乙实验中,将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小花一半烘干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下列关于丙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 .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氧气且生成固态的P2O5
欲通过实验证明CO2能与KOH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的夹持仪器已略去)。先挤压胶头滴管,将KOH溶液滴入到充满CO2的试管中,再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发生倒吸。

  1. (1) 甲同学得出二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但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K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2. (2) 已知K2CO3溶液呈碱性。为进一步证明CO2与KOH发生了反应,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利用原装置,将K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观察现象

    ②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CaCl2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3. (3) 请写出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燃烧与灭火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依据下列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 (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说明该反应(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生成白色固体MgO,说明镁发生了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 (2) CO2可用于灭火,是否也可熄灭燃着的镁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实验探究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放入一些镁屑,用红热的铁棒点燃镁屑。(见图1)

    迅速将另一块干冰盖上,镁在两块干冰间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块中装入一个明亮的电灯泡一样。(见图2和图3)

    取走上面一块干冰,观察到有白色固体产生(见图4),用铁片拨开图4产物的表面(见图5),还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思交流

    小组实验后讨论,对初中教材中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代为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