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点题库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A同学的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剂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图乙中的步骤I~Ⅳ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请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
  2. (2) B同学的方案中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纸花变红Ⅱ.纸花不变红Ⅲ.纸花不变色Ⅳ、

  3. (3) B同学进行的Ⅰ、Ⅱ、Ⅲ三项实验的目的是
  4. (4) 写出B同学方案中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下列有关验证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   B . C .   D .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装置B中盛有用石蕊浸泡过的干燥纸花,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C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中能使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写出一条)。
小明在中考实验操作中“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C   D . D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 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689864175
  1. (1) 写出仪器的名称:m,n
  2. (2) A装置用于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填序号)

    a.控制反应速率       b.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3. (3) 用B装置收集CO2 , 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通入,检验CO2是否集满时可在另一端管口放一的木条。
  4. (4) 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 氢气 B . 氧气 C . 空气
  5. (5) 往D试管中通入CO2 , 当出现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请写出CO2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6) 用20mL的注射器先抽取10ml水,再抽取10mLCO2(如图E),封闭针管后用力振荡,观察到活塞最后停在12ml刻度处,说明在室温下10ml水约能溶解mlCO2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 ( 见图 1) 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图片_x0020_1931218945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 (1) 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变化的现象是;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2. (2) “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 填“放热”或“吸热”
  3. (3) 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 节约药品;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现象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 (1) 图1中仪器甲的名称是。实验室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填序号)。
  2. (2) 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是
  3. (3) 图3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铜丝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铜丝表面变黑是生成了(填化学式)。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菜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2 , 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图片_x0020_233627997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

  1. (1) 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 (2) 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图甲①的化学方程式
  3. (3) 如图乙,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300毫升CO2 . 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毫升。
  4. (4) 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②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 (1) 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X。若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 ”表示碳原子,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2. (2) 性质角度: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性质进行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②③不变色,①④变红色,且④比①先变红,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3. (3) 应用角度: Al – 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对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

    B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D多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①、②、③、④都变红 B . 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C . 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 D .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
如图,化学小组同学制作了一个微型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异型玻璃管A内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已检查装置气密性),注射器B内吸取了一定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广口瓶C中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实验开始前止水夹K处于关闭状态。

  1. (1) 将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A中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
  2. (2) 当C中部分液体流入A中后迅速关闭止水夹K,片刻后可看到的现象是
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将A和C连接制取气体X,则X为:
  2. (2) 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为
  3. (3) 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X,反应的方程式为
  4. (4) 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除选取上图部分装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和(填一种仪器)。
  5. (5) 某小组将制取的O2和CO2(各一瓶)混淆了,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区分。

    方案

    现象

    结论

    方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若带火星的木条

    则该瓶气体是O2

    方案2: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少量的溶液,振荡

    若溶液变浑浊

    则该瓶气体是CO2

    方案3: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的水,振荡后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则该瓶气体是CO2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 (3)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G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同时由于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 (3) 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4. (4) 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 , 其方程式分别是:

    ①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②实验室里用A装置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请回答下列问

  1. (1) 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选择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字母编号)。
  3. (3) 装置C、D在实验室中都可收集气体,其中不能用来收集二氧化碳的是(选填字母编号)。
  4. (4) E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5. (5) F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
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从燃烧条件分析B中出现燃烧现象的原因;
  3. (3) E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根据图示完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标号①仪器的名称为 
  2. (2) 实验装置连接好后,应先检查装置的 ,再添加化学药品。
  3. (3) 实验室用图1装置制取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实验室用图2装置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二氧化碳,方法是 
  5. (5) 用图3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将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从图3装置的a端通入,可观察到丁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拆除甲、乙装置,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丙和丁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该性质,原因是 
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仪器和装置制取气体并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请回答:

  1. (1) 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要停止反应,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铜网不能换为铁丝网,原因是
  2. (2) 进行装置B的实验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3. (3) 装置C的实验现象是
  4. (4) 一般物质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装置D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装置E中滴入2滴NaOH溶液后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比右侧高,原因是
如图为CO2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微型装置图。

  1. (1) 写出V形管①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图中W形管②处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 (3) 图中③处未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的性质。图中,①②为一半干燥一半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纸花。

  1. (1) 若验证了“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本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