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知识点题库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⑤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

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⑥ D . ②⑤⑥
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如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氯原子),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分解反应:2KMnO4 K2MnO4+MnO2+O2

置换反应:2CuO+C 2Cu+CO2

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化合反应:2H2+O2 2H2O

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

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 (1) 如图1,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发现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则说明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2. (2) 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3. (3) 图3实验中,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填“左侧”、“右侧”或“中间”).
右图为利用燃煤烟气生产Na2SO4的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Na2SO4中的钠来自海水 B . Na2SO4中的氧只来自SO2 C . HCl中的氯来自海水 D . HCl中的氢来自H2O
工业生产合成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H2O CO+3H2 , 其中X为(   )
A . CH4 B . H2CO3 C . CO2 D . CH4O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 (1) 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
  2. (2) 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 (3) 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稳定”)。
  4. (4)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
  5. (5)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 天然气属于再生资源(填“可”或“不可”)。

    ②点燃CH4之前应。 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O2 , 生成agCO2和18gH2O,则a=

    ③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变化(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6. (6) 尿素属于(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一定是催化剂    B . X 的值是 5.3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4:3 D . 丁可能是单质
化学小组探究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时O2和CO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B . 蜡烛发生了不充分燃烧 C . 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D .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 (1) 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 (2) 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

    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3. (3) 讨论交流:

    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处理的方法是 。

为测定一瓶久置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含量,某同学取25.0g样品,溶于水得到100g溶液,再加入100g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测得溶液质量为197.8g。请计算:
  1. (1) 反应产生CO2的质量。
  2. (2) 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3. (3) 最后所得溶液中的钠元素的质量(结果保留至0.1)。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X的化学式为是(   )
A . N2 B . N C . NO D . N2O
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 . 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 B . 二氧化碳不提供呼吸,不提供呼吸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A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A物质组成中一定有氢元素
工业上锻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4X+11O2 2Fe2O3+8SO2 , 则 X 为(   )
A . FeS2 B . Fe2S3 C . FeSO4 D . FeS
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1. (1) 由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是由(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符号,下同)保持的。但是由于氯化钠是有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 (2)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3. (3) 从微观角度: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构成的,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
  4. (4) 从宏观角度:物质由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组成。
  5. (5) 金属铜是用乙醇制取乙醛的催化剂,此反应的表达式为: ,用10克铜片、23克乙醇和8克氧气可以制取22克乙醛。现用20克铜片、23克乙醇和8克氧气可以制取乙醛克,反应后铜片剩余克,将此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现象是
请结合下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 (1) 上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该操作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 (2) 上图中x的值为
  3. (3) 检验上述实验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反应中共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g。
  4. (4) 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

;②。则X的化学式为

A . TiCl2 B . TiCl3 C . TiCl4 D . TiO2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1. (1) 【提出问题】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2. (2) 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①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为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写化学式)。

    ②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3. (3) 【猜想与假设】

    查阅资料1:Mg(HCO32能溶于水。

    猜想一: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

    猜想二:白色固体可能是

    猜想三: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4. (4) 【进行实验】

    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5. (5)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增重8.8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整数比)。

  6. (6) 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增重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向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C .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Fe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二氧化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是碳中和领域研究热点。

碳捕集:捕捉烟气CO2 , 将其再释出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相关物质转化如下:

  1. (1) “颗粒反应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碳的资源化利用       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如下:

  3. (3) 检验淀粉的常用试剂是(填名称)。   
  4. (4) 绿色植物实现CO2到葡萄糖的转化过程称为
  5. (5) 阶段I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写出甲醇的化学式:

  6. (6) 阶段Ⅱ的物质转化如图2所示。反应a中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①推测分子中氢原子数目:甲醇甲醛(填“>”、“<”或“=”)。

    ②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需补充H2O2.理论上需补充的H2O2与反应a中生成的H2O2的分子个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