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郭沫若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班固《汉书》

  1. (1) 材料一评价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一中春秋末年以来的“自由思索”出现了什么局面?这种局面在中国思想领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 (3) 材料二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 (4) 通过本次探究,你得出了什么重要的结论?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不包含(    )

A . 重视儒学 B . 打击匈奴 C . 统一货币 D . 巩固边疆
在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不尽相同,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程也有相通之处。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国王颁布的行政命令,任他任命的大臣来执行,会议无权对国家的行政事务进行干涉,议会也只能讨论国王所颁布的法令。
17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自己所控制的议会手中,使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也就“统而不治”了。
                                                                                                                                                              ﹣﹣摘编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节选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 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指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国家权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有何突出贡献。
  4. (4)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变化的趋势。
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错误
  1. (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的甲骨文开始的。
  2. (2)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红山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3. (3) 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4. (4)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灵渠。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5. (5) 项羽骁勇善战,在牧野一战中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
  6. (6)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秦统一文字时,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是(    )
A . 行书 B . 小篆 C . 隶书 D . 楷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秦朝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对文字、货币、度量衡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秦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2. (2) 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除上述文字反映的相关内容外,秦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 (4) 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三: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 (1) 根据材料一,秦朝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的官名是什么?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阅读材料二,汉初分封王国的目的是什么?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影响?
  3. (3) 材料三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4. (4) 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
  5. (5) 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丞相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    )
A . 西周实行分封制 B .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1. (1) 请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名称和为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
  2. (2) 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思想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你列举两例。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经济篇】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哪两种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创新与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列举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创新与改进最典型的两例。
  2. (2)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从历史中寻找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试举出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数学成就。
  3. (3) 【制度篇】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总是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了什么制度?
  4. (4) 【感悟篇】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学习历史贵在得法,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下面列举三种学习方法进行检测,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 (1) 【表格归纳】——表格比较法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比较简表

    秦始皇

    汉武帝

    共同作用

    政治

    颁布“推恩令”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思想

    焚书坑儒

    文化

    兴办太学,大兴儒学教育

    军事

    反击匈奴.修筑长城

    北击匈奴

    上面表格是某同学在课堂学习中系统总结的知识点,请你帮助他补充表格内①②③处相应的内容。

  2. (2) 归纳完成表格内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统一措施的共同作用。
  3. (3) 【路线示意图】——知识简易构建法

    丝绸之路示意图

    补充完成以上“丝绸之路示意图”①②处的地名。

  4. (4) 【论从史出】——史料分析法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流

    史实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丝绸、漆器等物品.凿井、冶铁和造纸技术

    中亚葡萄等农作物、印度的佛教

    作用

    据表格中西交流史实分析,写出表格中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朔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解决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又有哪些创新的措施?
  3. (3) 秦始皇、汉武帝的措施有何共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巨”,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庆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材料四: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

                                                        ——选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摘自《凤凰网》

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是谁?他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古封国制”是指哪一制度?材料二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特征。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4. (4) 材料四反映了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你认为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5. (5) 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平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

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 . 丞相 B . 刺史 C . 御史大夫 D . 太尉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粮食。结账时,他应该使用的货币是(   )
A . B . C . D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董仲舒)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
  2. (2) 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他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4. (4) 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某史学家说:“始皇时代……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秦始皇为“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郡县制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统一文字    ④统一度量衡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等人总结出的小篆字体成为官方的标准文字,但国家事务异常繁多,篆书字画很多,书写速度慢,于是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

——摘编自纪云华等《中国文化简史》

材料二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长期以来,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仿照汉字创立片假名和平假名。自此,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契丹原来没有文字,耶律阿保机建国后,以汉字偏旁拼合而成契丹文字。西夏文字是元昊等人模仿汉字创造而成的。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并简析秦统一文字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 条件,举出代表“晋字”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后北方匈奴不断在边境袭击和抢掠,秦始皇派大将北击匈奴获得大胜,匈奴残部望风而逃,他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就地修起了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用来防守。

材料二:他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1. (1) 材料中的“大将”指的是谁?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足哪里?
  2. (2) 材料二中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3. (3) 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你如何看待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