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知识点题库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 .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 , 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
A . 稀硫酸 B . 稀盐酸 C . NaOH溶液 D . NaNO3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30%的H2O2消除面部色斑 B . 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少量的浓H2SO4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2%的NaHCO3溶液 C . 试样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中一定有SO42 D . 不慎将浓盐酸洒在桌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冲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检验 :先加氯水,再加KSCN,若变红,则有Fe2+ B . 检验NH4+:先加NaOH,加热,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红,则有NH4+ C . 检验Cl-:先加AgNO3 , 再加HNO3 , 若有白色沉淀,则有Cl- D . 检验 :先加HNO3 ,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若品红褪色,则有
Na2S2O3俗称大苏打(海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以制得Na2S2O3。已知10℃和70℃时,Na2S2O3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60.0g和212g。常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2S2O3·5H2O。

现实验室欲制取Na2S2O3·5H2O晶体(Na2S2O3·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8)
步骤如下:

①称取12.6g Na2SO3于烧杯中,溶于80.0mL水。

②另取4.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加到上述溶液中。

③(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反应约1小时后过滤。

④滤液在经过..........、...........后析出Na2S2O3·5H2O晶体。

⑤进行减压过滤并干燥。

  1. (1) 仪器B的名称是,其作用是,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2. (2) 步骤④应采取的操作是
  3. (3) 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如果滤液中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其检测的方法是:
  4. (4) 为了测产品的纯度,称取7.40g 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再用浓度为0.0500mol/L的碘水,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来滴定(2S2O32 + I2 = S4O62 + 2I),滴定结果如下:

    滴定次数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0.30

    30.52

    第二次

    0.36

    31.06

    第三次

    1.10

    31.28

    则所得产品的纯度为,你认为影响纯度的主要原因是(不考虑操作引起误差)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滴加氯水和CCl4 , 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A . A   B . B   C . C   D . D
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对砷的利用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砷是制造新型半导体的材料,砷的化合物又具有较强毒性。

  1. (1) 1918年美国人通过反应C2H2+AsCl3 CHCl=CHAsCl2制造出路易斯毒气。C2H2分子中 键与 键数目之比n( 键)∶n( 键)=;AsCl3分子空间构型为。二战中,日本人制造了化学武器二苯氰胂(分子结构如题21A图-1所示)。二苯氰胂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2. (2) 2018年7月《Science》报道,Bing Lv等通过反应4BI3+ As4 4BAs+6I2合成了具有极高导热性的半导体新材料BAs。

    ①与I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填化学式)。

    ②BAs晶胞结构如题21A图-2所示,其晶胞中含B原子个。

  3. (3) Mn掺杂的GaAs是一种铁磁半导体,M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为
  4. (4) B.[实验化学]

    纳米Cu2O是一种新型的p型半导体材料,由醋酸铜制备纳米Cu2O的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前需分别配制浓度均为0.5mol·L-1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各100mL。配制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填仪器名称)。
  5. (5) “步骤Ⅰ”制备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控制的温度不宜过高,其可能原因是
  6. (6) “步骤Ⅱ”“水洗”时,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7. (7) “步骤Ⅲ”为使滴加的醋酸不过量太多,其操作方法是
  8. (8) 用“步骤Ⅲ”所得Cu(CH3COO)2溶液和水合肼(N2H4·H2O)在约20℃左右反应可制备纳米Cu2O,已知:4Cu2++N2H4·H2O+8OH=2Cu2O↓+N2↑+7H2O。制取纳米Cu2O的实验方案是:将Cu(CH3COO)2溶液稀释到约6×10-3mol·L-1,真空干燥得纳米Cu2O(需用到的试剂有:0.03 mol·L-1水合肼溶液、蒸馏水、乙醇)。
欲检验只含一种阴离子的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下列操作中正确是(   )
A . 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B . 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C . 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D . 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测定混合后溶液pH随混合前溶液中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发现:

ⅰ.a 点溶液澄清透明,向其中滴加 NaOH 溶液后,立即产生灰白色沉淀,滴入 KSCN 溶液显红色;

ⅱ.c 点和 d 点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气体逸出;取其上层清液滴加NaOH溶液后无明显现象,滴加 KSCN 溶液显红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检验a点溶液中反应生成的阴离子所需试剂为:稀硝酸和BaCl2溶液 B . c点和d点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Fe3+ 发生双水解反应 C . b点较a点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 +H2O = 2Fe2++ +2H+ D . 向d点上层清液中滴加 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Fe3+
            
  1. (1) Ⅰ.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3

    从碘水中分离出I2 , 选择装置,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2. (2) 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漏斗下端的旋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3. (3) Ⅱ.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图片_x0020_100014

    操作②~④加入的试剂依次可以为:

  4. (4) 如何判断SO 已除尽
如表所示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溶液一定含有 SO3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说明酸性:H2SO3>H2CO3

D

某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 KMnO4 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浑浊

该气体一定是 CO2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存在

B

用光照射装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气体的试管

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反应

C

向蔗糖溶液中加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向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没有银镜产生

蔗糖未发生水解

D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荔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备蒸馏水

将自来水倒入烧杯中,小心给烧杯加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mL

将称好的氯化钾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42-

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

D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A . A   B . B   C . C   D . D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常用的方法是(   )
A . 取样,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B . 取样,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C . 取样,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D . 取样,滴加稀硫酸,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已知SO2通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 B . 乙中产生的一定为氧化性气体,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 C . 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 D . 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Ba2+充分接触
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可由炼锌的废渣锌灰制取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3

  1. (1) 为提高锌灰的浸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研磨    ②多次浸取    ③升高温度    ④加压    ⑤搅拌

  2. (2) 步骤Ⅱ所得滤渣中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3. (3) 步骤Ⅲ中可得Cd单质,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X应为
  4. (4) 步骤Ⅳ还可以回收Na2SO4来制取Na2S。

    ①检验ZnS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②Na2S可由等物质的量的Na2SO4和CH4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制取,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已知Na2SO4·10H2O及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从滤液中得到Na2SO4·10H2O的操作方法是

    图片_x0020_100024

  5. (5) 若步骤Ⅱ加入的ZnCO3为bmol,步骤Ⅲ所得Cd为dmol,最后得到VL、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Na2SO4溶液。则理论上所用锌灰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为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露置的Na2SO3是否变质

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B

缩短容量瓶干燥的时间

将洗净的容量瓶放在烘箱中烘干

C

测定Na2CO3(含NaCl)样品纯度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用碱石灰吸收产生的气体

D

验证氧化性强弱:Ag+>Fe2+

向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HCO溶液中加入Na[Al(OH)4]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H)4]-结合H+的能力比CO

B

用pH试纸测定NaCl和NaF溶液的pH

pH(NaCl)<pH(NaF)

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l

C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显红色

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D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部分溶解

部分Na2SO3氧化变质

A . A   B . B   C . C   D . D
对下列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一定含有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 . 向某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入溶液,溶液变红,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对实验现象的预测及分析错误的是(   )

A . 锥形瓶中与70%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 试管内层溶液褪色,说明具有氧化性 C . 试管中的红色花瓣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D . 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