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题库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 . 内外服制度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宗法制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兄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了( )

A . 中央集权制度 B . 分封制度 C . 宗法制度 D . 礼乐制度
在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周幽王博得了美人褒姒一笑而令人点燃烽火,诸侯率兵蜂拥而至。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 . 王位世袭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的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

A . 《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 B . 《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 . 《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 . 《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
A . 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 B . 为了凝聚亲族 C . 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 D . 为了教化子孙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答案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

A . 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 . 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 . 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 . 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分封制的大规模实施是在周公摄政和成康时期,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把封建君主集权制推广到全国,从而确立了封建皇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分封制被历史否定,代之以皇帝集权制,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可是到了汉代,分封制又在全国相当大范围内实行起来。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封国制(     )

A . 都是中央集权制  B . 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C . 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 . 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产生这一想法是考虑到(    )

A . 宗法制的弊端 B . 分封制的弊端 C . 王位世袭制的弊端 D . 井田制的弊端
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

A . 周王——卿——诸侯——士 B .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 . 周王——诸侯——士——大夫 D . 周王——大夫——士——卿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实行宗法分封制度。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    )

A . 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B . 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 C . 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D . 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
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古代的(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皇帝制
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

A . 农业发展迅猛 B . 分封制度崩溃 C . 郡县制度形成 D . 官吏待遇下降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

A .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B . 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C .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D . 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
A . 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 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 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 D . 分封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C . 都属于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D .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
英文中的uncle在中文中等同于伯父、叔父、舅父、叔、姑父等称谓,brother-in-law在中文中等同于姐夫、妹夫、大伯、小叔等称谓。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
A . 分封制 B . 中央集权制 C . 宗法制 D . 皇位世袭制
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 .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 .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 .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恩”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A .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B . 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C .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D .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子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    )
A . 分封制度,天下归帝 B . 宗法制度,天下归嫡 C . 井田制度,天下归私 D . 礼乐制度,天下归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