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题库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A . 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 . 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 . 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 . 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  )

A . 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创造了条件 B . 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C .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要求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东南沿海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②自然经济瓦解
③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1894年估计约有l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 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 .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 . 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下列内容中,来自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 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 C . 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D . 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B . 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 . 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D . 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到:“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      )

A . 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 B . 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的条约 C . 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841年,广州三元里民众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檄文中写道:“汝(英国人)虽有大呢羽毛,非我湖丝,焉能织就?虽有花边、鬼头,非我纹银、白铅,焉能铸成?其余各物,皆学我天朝法度。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 .   体现了三元里民众朴素的爱国情怀 B . 反映当时的中国人对英国缺乏了解 C . 说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 . 夸大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近代外国在华侨民成为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的领事等人员或该国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据该国法律裁判。这指的是(    )

A . 领土主权 B . 关税协定权 C .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 领事裁判权
茶叶原产地是中国,开始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一个世纪后,茶叶成为英国人必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甚至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乃至鸦片战争。这说明(  )

A . 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 . 世界贸易迅猛发展 C .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D . 茶叶贸易引发社会变革
1792年,作为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与清政府发生了矛盾。嘉庆二十一年(1811年),同样是英国使节的阿默斯特前来试探通商问题,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被勒令当天离境,也没有见到嘉庆皇帝。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本因素是(    )

A . 中国人天朝上国的心态 B . 清朝传统的社会形态 C . 当时皇帝的个人气度 D . 朝贡贸易的政策
某时期后,涉及外国人的诉讼案件清政府基本不再受理,转由涉案人所在国驻华领事进行裁决。这一“时期”是(    )
A . 19世纪40年代 B . 19世纪80年代 C . 19世纪90年代 D . 20世纪初期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评论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下列关于买办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买办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中产生的特殊阶层 B . 买办是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C . 买办由于其特殊身份,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 D . 买办阶层倡导和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下图为中国国宝圆明园鼠首和兔首。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像中的鼠首和兔首,引发中国抗议,轰动全球。文中“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与哪一事件相关?(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3年,《初中本国史》中写道“从此中国外交史上平添了一页损失的契券:而中华民族的身上又加上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铁链,这是多么痛心的呀!”从此中国政府做不成天朝的迷梦,一切顽强自大的态度,只变成异懦畏蒽的迁就政策了。”材料中的“契券”是指(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种状况的出现源于(    )
A . 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B . 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C .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 .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映”模式 ②“侵略---革命”模式 ③“早期启蒙”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
A .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 B .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 C .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D .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