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题库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涉及

A . 共同镇压中国革命 B . 割地、赔款和开埠 C . 英国、法国和日本 D . 损害中国关税自主权
古代中国中央政府与管辖范围外的政权,建立的是以中国朝廷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关系体系。中国中央政权成为这个体系的一元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了等级性的中央政权的外藩。然而,鸦片战争后,这个体系逐步崩溃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 君主专制制度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新秩序 B . 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经济难以与外国工业资本主义抗衡 C . 唯我独尊的闭关锁国心态无法应对开放多元的国际形势 D . 以朝贡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让位于以条约为核心的新体系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 .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B .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 .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D . 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俄国
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主张的根本原因是

A . 为了抵制英国的非法贸易 B . 被林则徐请求禁烟的恳切措词所感动 C . 鸦片输入严重危及到清政府统治 D . 鸦片输入使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曲公法,于平等之国开设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 .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 . 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 . 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 . 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己不完整
近代史前期,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 社会制度落后 B . 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C . 战略战术失误 D . 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根据中外双方的约定,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佣的华籍仆人,由外国外交官参加会审;纯粹华人案件,由中国谳员独自审断。与此相关的是西方人在华的(    )

A . 领事裁判权       B .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 居住及租地权   D . 关税自主权
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    )

A . 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 B . 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 C . 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 D . 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
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 . 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 . 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 . 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④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需求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
A . 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 . 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 C . 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 . 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一现象说明(    )
A . 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 B . 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C . 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D . 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
有学者认为“针对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虽然英国驻华商务总督义律曾不停地向英国政府呼吁对华战争,但英国政府迟迟没有做出决定,直到得悉道光帝下令断绝一切中英贸易后,英国议会才通过了对华战争案。”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 广州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无关 B . 林则徐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负主要责任 C . 断绝中英贸易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D . 鸦片战争是一场纯粹的商业贸易战争
清末,国史馆对军机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对出任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国史馆的这种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
A . 国史馆官员观念守旧对出任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 B . 近代中国变革阻力重重 C . 清政府拒绝外来文明 D . 总理衙门政治地位低下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一思想最早出现于(    )
A . 《海国图志》 B . 《孔子改制考》 C . 《西学东渐记》 D . 《资政新篇》
总理衙门成立初即“一切仿照军机处办理”,并始终以亲王为总理,包办洋务。但朝野间多视之为不祥,士大夫顾清议者,多耻预其选。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皆立年表,然任事于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材料表明(    )
A . 总理衙门的影响力极其低下 B . 中国传统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C . 中国政治制度开始了近代化 D . 洋务运动缺乏广泛的政治基础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 . 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 . 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 .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19世纪中期,清政府曾有三次临时性遣使,即1866年斌椿随赫德前往欧洲的观光性访问,1868—1870年蒲安臣使团的“世界性出使”,1870—1871年崇厚因“天津教案”而进行的法国之行。这些举措(    )
A .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 . 是主动融入世界的尝试 C . 增强了对外交往的信心 D . 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对于中国近代的“租界”不同史观有不同的评价,革命史观以为“租界”是“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现代化史观认为,租界是传播和展示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文明史观认为,租界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之地,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进步;全球史观认为租界是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造成这种不同评价的根源是(    )
A . 不同史观的评价立场不同 B . 新史观不了解租界的真实情况 C . 不同史观的评价角度和标准不同 D . 西方学者在评价中国历史问题时采用双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