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知识点题库

孙中山认为“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的起义是

A . 黄花岗起义 B . 潮州起义 C . 皖浙起义 D . 三元里斗争
电视剧《走向共和》片尾曲唱道:“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江河。”其中,作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求索成果主要是(  )

A . 迈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B . 掀起中国第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C .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D . 在中国实现共和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 . 《资政新篇》 B . 《钦定宪法大纲》 C . 《中华民国约法》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 实行民主共和制 C . 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D .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A . 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 . 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C . 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D . 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于1835年出版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名著《论美国的民主》。在书中,他对美国式的民主极力赞美,这里看不到专制独裁的影子。……但对于多数人的民主,他始终非常担忧,认为多数人的民主也可能导致暴政,多数人的权利也可能被滥用。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9期

材料四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启蒙思想家在经济、宗教和政治领域的主要主张。

  2. (2) 据材料二,结合史实指出美国民主是如何综合“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并联系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3. (3) 结合二战前德国有关史实说明“多数人的民主也可能导致暴政”的。

  4. (4) 结合20世纪中国的有关史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这一观点。

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

A .  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 . 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 . 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起义爆发 D . 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下图中却写为“囻”,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是(     )

A . 人民主权 B . 三权分立 C . 分权制衡 D . 责任内阁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实业部电令各省从速设立实业司,以为各省实业管理机关。并指出,实业为将来民国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护,未成者当事先筹划”。这反映出(    )

A . “实业救国”思潮深入人心 B . 实业有利近代经济转型 C . 民族工业将成为主流经济 D . 当时政府积极发展实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闻名遐迩的种植园主、商人、银行家和律师,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代表们丰富的政治经验防止了议会的破裂,而精明的政治技巧又使妥协成为可能。他们从洛克那里借鉴了“有限政府”的观念,从孟德斯鸠那里搬来“三权分立”的武器,并且将这些理论创造性地与北美殖民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平衡。从1793年后至今的两百多年间,提交国会的宪法修正案有5000余件之多,只有17条修正案被四分之三的州批准,最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对美国宪法之稳定性的成因,有很多方面的解释。

——据《美国宪政历程》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有志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渐认识到宪政制度的优越性,纷纷要求实行立宪政体,以实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自清末以来,我国就处于对宪法的废改立的过程中。自1908年到1949年的41年间,共制定了15部宪法,平均两年半就制定一部宪法。主要有:清朝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十九信条》。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北洋政府制定了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1925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军阀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国民政府则有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两部宪法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实质上都是为蒋介石个人独裁准备的法律保障。

——摘编自《中国近代宪法发展历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中权力的制约和平衡的体现,并分析美国宪法稳定性的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宪法发展历程的特点,简析中国近代宪政历程曲折的原因。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 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 . 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五四运动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兴起和衰落》一文指出,五四运动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下列体现了将这三大思潮紧密结合的是(    )

A . 中共“一大”确立的目标 B . 中共确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C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D . “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一百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备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的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
  2. (2) 材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
  3. (3) 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但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前者在政治制度设计上与后者不同的是(    )
A .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 议会行使立法权 D . 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土地兼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严重激化了统治危机,因此历代政权都采取了抑制兼并的措施。下列各项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
A . 北魏实行“均田制” B . 明朝的“鱼鳞图册” C .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 . 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 .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 . 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 . 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评价:“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    )

①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②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

③照搬西方体制

④民族资本主义孱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列宁曾在《真理报》上说:“四万万落后的亚洲人得到自由了,对于政治生活已经有觉悟了。此事对于文明的欧洲是不发生关系的,甚至法国至今还未正式承认中华民国。欧洲这种冷淡的态度,用甚么可以去解释呢!原来在西方各处都受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之统治,这资产阶级四分之三已经腐朽。”据此可知,列宁(    )
A . 肯定了辛亥革命 B . 批判了帝国主义 C . 宣扬了俄国二月革命 D . 赞颂了法国大革命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③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

④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

A . ①③②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①④③②
一战后,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材料所说事件(   )
A . 创立了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 C .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 .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