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 知识点题库

如图,“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右图为焚烧“万世师表”匾额。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有
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

A . “五一六通知”的通过 B .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 C .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D .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革”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 . 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 .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 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1977年8月25,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引用了毛.泽东的一段话:“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这反映出当时(   )

A .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进展 B .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存在 C . 确认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 对“毛.泽东思想”已有了客观认识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 . “文命”全面发动 B . 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 .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 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据“文革”研究专家金大陆统计,“文革”十年间,有着上千万人口的上海,离婚率低得惊人,平均每天只有不到1.8对夫妻离婚。当时人们对于离婚问题的认识,不包括( )

A . 离婚是与“两个凡是”唱反调 B . 离婚反映资产阶级思想严重 C . 离婚是蓄意给社会主义抹黑 D . 离婚是想学“美帝国主义”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②③①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按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面红旗                   ②造反有理

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②③①
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历史事件(人物)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言论

帕尔默

(美国史学家)

1866年,英国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弄来的咖啡。

梅雪芹

(清华大学历史教授)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普遍。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煤烟污染也相当严重。德国工业中心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烟幕所笼罩,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

杰里.本特利

(美国史学家)

在工业化时代,职业道德内在化了,专业人员在业余时间致力于自我发展,他们热衷于阅读,并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产业工人聚集在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

材料二 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1949—1978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以否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多持肯定态度,对其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三位学者分别是从哪一角度对工业革命进行的评价?并作简要说明。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推断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的各自依据,并分析对其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3. (3) 通过对以上材料探究,你认为影响史学家进行研究的因素有哪些?

下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③
1967年3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大规模介入政府管理工作,军管会(军事管理委员会)成为代行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各级党政领导权的主要行政机构。这反映了(    )

A . 军政体制出现创新 B . 党政领导得到加强 C . 民主政治遭到破坏 D . 军政统一有利于国防
下面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    )

A . “文革”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 B . 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C . “文革”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 D . 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下列叙述中属于这幅对联中的“是非不分”的是(    )
A .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1967年“二月逆流” C . 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D . 1976年粉碎四人帮
政治民主化是当今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再则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外国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云南省福宝村的村委会主任说“现在做村干部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材料三: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

  1.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借鉴国外经验和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到改革开放前搭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的框架,据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前建立的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的内容。
  2. (2) 材料二表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有何发展?
  3.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又有哪些
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史少方(人名)根红苗正,又是高干子弟,在学校又是班长,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学校最大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在破四旧立四新上,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上,他冲锋在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这段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改革开放实行的初期 C . “文化大革.命”的初期 D . 1957年整风运动当中
革命委员会是造反派在“全面夺权”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临时权力机构。人民法院院长本来是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我国曾制定的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由革命委员会任免。这部宪法(    )
A . 为司法独立提供了宪法保障 B . 肯定了革命委员会的作用 C . 肯定了民主实践取得的成果 D . 体现了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最主要在于(    )
A . 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 . 防止教条主义的个人崇拜 C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20世纪70年代初,主人翁孙少平“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小说的故事背景是(   )
A .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 解放战争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改革开放以后
“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可以自行成立组织,对认为有问题的人进行批判、斗争、抄家、体罚、关押、拘禁甚至剥夺生命等。这(    )
A . 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 . 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 C . 不利于民主法制的正常发展 D . 说明当时阶级斗争异常尖锐
从“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   )
A . 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 . 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 . 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 . 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