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知识点题库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A . 孔子 B . 孟子 C . 荀子 D . 董仲舒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 . 有教无类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存天理,灭人欲 D . 经世致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

A . “仁者爱人” B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 . “与人为善,暖于布帛” D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 . 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 .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 .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 .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 . 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 . 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 . 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在某校高一开展的关于孔子的研究性活动中,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排演了题为《孔子——名垂千古的圣师》的历史剧,其中一幕剧情如下
①孔子身后的墙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仁者爱人”四个字
②颜渊问仁,孔子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子贡问仁,孔子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孔子前面的书案上堆放着一叠讲义纸和印刷精美的书籍
该剧中编排有误的是    (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

A . 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B . 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 C . 主张“无为而治” D . 提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下列言论,出自孔子的是

A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 .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 .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句儒家箴言

A . 说明人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B . 说明法律制度是解决统治问题的根本 C . 体现了“为政在人”的人治思想 D . 体现了关爱百姓的民本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1. (1) 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体现什么学说?概括孔子提出了这一主张的背景?

  2. (2)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李贽和伏尔泰对孔子的态度及其目的。

  3. (3) 同属资产阶级代表的康有为和陈独秀是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4. (4) 古今中外对待孔子的态度各有不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历史研究小组从图书馆查阅了一套《中外思想家转》,从中摘抄了涉及以下人物的部分内容:①孔子 ②苏格拉底  ③朱熹  ④黄宗羲 ⑤威廉·莎士比亚 ⑥卢梭 ⑦梁启超 ⑧陈独秀

请从上述人物中至少选取三人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科技和艺术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二程说:“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所以,二程的“理”也包括自然之理。而且程朱理学不仅讲“理”,还讲“即物穷理”。这些思想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刘完素的《伤寒直格方》开头第一句便是“习医要用直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凡例》中也说:“(本草)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

——摘编自乐爱国《儒家自然观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材料三:下图为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中题诗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孔子以儒家的哪一主张作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并指出其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文中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的程朱理学思想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体现宋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3. (3) 材料三中的《墨竹图》代表中国古代绘画的哪一表现形式?其突出特征是什么?画中的题诗反映了儒学所推崇的哪一思想内涵?

  4. (4)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秦汉以来,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儒家)文化圈,其中儒家文化最先传入的国家是(    )

A . 朝鲜 B . 印度 C . 越南 D . 日本
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写道:“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

A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 “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

A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 “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C .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D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以朱熹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于16世纪传入欧洲之后,作为助力推动了欧洲进入了“哲学时代”或“理性时代”……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

材料三: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四: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1917年1月1日)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相通的地方”,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分别对东西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哲学时代”或“理性时代”指的是什么事件?伏尔泰、罗伯斯庇尔推崇儒家的意图是什么?与他们同时期的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哪些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3.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4. (4) 对材料四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这一思想(    )
A . 是对当时社会混乱的理性思考 B . 蕴含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C . 认为君主治国应当行仁义王道 D . 反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在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    )
A . 儒、道、法、墨 B . 道、儒、法、墨 C . 儒、法、道、墨 D . 道、法、儒、墨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
A . 儒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法家思想 D . 墨家思想
在有关惩治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
A . 儒、道、墨、法 B . 道、法、儒、墨 C . 法、儒、道、墨 D . 道、法、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