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知识点题库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体现了

A . 儒家的“仁爱”思想 B . 墨家的“兼爱”思想 C . 道家的“无为”思想 D . 法家的“法治”思想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民贵君轻”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以德服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 . 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 . 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C . 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D . 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 . 兼爱尚贤 B . 主权在民 C . 以民为本 D . 道法自然
下面是一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图片。下列表述中属于“巨碗”上的人物的思想精华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④有教无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什么思想(  )

A . 制天命而用之 B . 养浩然之气 C . 教育的重要性 D . 齐一万物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

A . 宗法血缘关系 B . 儒家传统道德 C . 君权神授思想 D . 法家治国精髓
《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说明(    )

A . 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 . 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 . 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 . 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孟子既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以世袭贵族治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施政理念,又勾画了一个“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表达了社会动荡时期对精英政治的理性需求 B . 体现了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的“仁政”理念 C . 孟子思想中出自于人类天性的完美政治诉求 D . 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封建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A .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B .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 . 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D .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

A .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 .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C .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D .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
A .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B . 对现实社会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C . 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D . 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
“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孔子吸收墨家思想开创了儒家学派 B . 韩非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C . 荀子吸收各家思想提出“兼相爱、交相利” D . 老子在批判法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齐物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制定防治污染的法规。例如,英国的《碱业法》(1863年)、《河流防污法》(1876年)、《公共卫生(食品)法》(1907年)、《公共卫生(消烟)法》(1926年)、《水法》(1945年);美国的《港口管理法》(1888年)、《河流与港口法》(1910年)、《石油污染控制法》(1924年);日本的《矿业法》和《河川法》(1896年)、《农药取缔法》(1948年)等。

——摘编自周治军《法律及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主张与目标,简要评述这些主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防治污染法规的特点,并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

② 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 .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 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 . 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 . 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初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战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他们已经脱离了分封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有义务对社会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汉学、宋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法国波旁王朝视庶民如草芥,一些启蒙思想家“各奋于学问,各发为议论,以天斌之才为贵,不以人授之爵为贵,申下界之困顿,烛世间之情理”,于是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高毅、徐前进《中国语境中的欧洲启蒙运动》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变化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士人阶层的多领域探索。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社会影响。
  4. (4) 综上,谈谈你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战国时有思想家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然而,同为“显学”的儒、墨两家诸多思想却多有相异之处。下列属于墨家言论的是(    )

①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④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欧洲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 . 国内社会的剧烈变动 C . 统治阶级政策的引导 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百家争鸣”不仅是指不同学派相互竞争,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过程。以下有继承关系的两派观点是(   )

①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②孟子:“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③墨子:“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④韩非子:“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