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知识点题库

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共同用意在于

A . 炫耀文治武功 B . 祭祀天地神祗 C . 宣扬君权神授 D . 报答天地之恩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 . 墨子“兼爱”思想 B . 孟子“性善论” C . 老子“无为”思想 D . 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 .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 .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汉武帝为了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教科书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的表现是(     )

A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 . “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 .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


A . 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B . 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C .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D . 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他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 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原因有二,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主要是指(     )

A . 宗教意识 B . 儒家思想 C . 礼乐制度 D . 百家学说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大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世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

A .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 . 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 . 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 . 儒家教育取得发展
汉武帝采取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作用(   )

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材料观点意在说明董仲舒(   )

A . 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 B . 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C . 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 D . 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材料三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1. (1) 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2. (2) 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3. (3) 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

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

A . 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B . 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 C . 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D . 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传统美德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 “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民为贵,社攫次之,君为轻”
“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2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 . 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 .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 D . 思想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有重大关系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取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上天和百姓的授予 B . 董仲舒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 . 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色彩 D . 他们都质疑君主权力的正当性
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表明()
A . 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 B . 儒学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C .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 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旧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因而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古董”;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的精华,即便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等条件下,其主张和价值观仍有着“大用”;又有人提出了其它的一些观点和认识。

仔细识读上述漫画,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文字说明,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东汉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记载了当时所见西汉时期各学术流派的著作,以下是各派著作数量变化的简单统计。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学术流派

汉初著作数

汉武帝之后著作数

阴阳家

2种21篇

法家

1种31篇

纵横家

3种40篇

3种5篇

杂家

2种54篇

28篇

①汉初学术思想较为繁荣

②社会动乱导致文化衰落

③朝廷禁止诸子思想传播

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

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同“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汉书·董仲舒传》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痰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材料二  欧洲北部各国的世俗统治者多半并不关心宗教改革的理论,而只关心这些理论作为他们控制教会财产和权力的斗争武器的明显价值……当他们决定取消教廷的司法权时,他们就必须寻找能够表明整个教会无权行使这种司法权的证据,这就使他们与路德及路德的教徒们有了共同点。

——(英)昆廷·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思想源由。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朱熹与路德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3. (3) 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中西人文精神仍熠熠生辉。

材料一  中国古代,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正统儒学,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现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依赖人类自己。正统儒家否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崇拜或信仰,坚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方面,强调从人的本性与特征出发,构建有效的规范体系与管理机制,特别注重在精神引导方面,根据人性的善恶,确定道德的主导作用。

——摘自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材料二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 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把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出现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的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被君主制国家剥夺,要通过暴力革命来夺回它们。人本主义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张目的政治口号。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  西方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同时又引发出若干弊端;中国强调社会人格的人文传统,缺乏自发走向现代的动力,却有可能在经过现代诠释以后,为克服某些现代病提供启示。因此,不能简单对西方人文传统或中国人文传统一味褒此贬彼,而只能将它们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具体分析,并试图在现代生活实践中探索二者统合的可能性。

——摘自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正统儒学思想中体现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人文主义主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并谈谈你对中西人文精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