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成就 知识点题库

如图,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图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以形写神”的特征 B . 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C . 图3作品的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元曲通俗易懂的特征 D . 图4剧种在清朝同治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 . 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 .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 . 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 . 传说神农氏法相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开封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①少年儿童诵读《诗经》 ②活字刊印《聊斋志异》

③卖艺人吟唱《雨霖铃》 ④书肆出售《喻世名言》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 . 东汉的洛阳 B . 唐末的长安 C . 北宋的开封    D . 明初的南京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评述不正确的是

A . 这些作品的文学体裁产生于明清时期 B .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C . 这些作品都属于章回形式的长篇小说 D . 体现了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学特色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 ②活字印刷首创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学兴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下列诗歌反映了流落南方的士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是

A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D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

A . 《水浒传》 B . 《红楼梦》 C . 《儒林外史》 D . 《聊斋志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 (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2. (2)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

①发明了造纸技术 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B . 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C . 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D . 提供了研究公元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 . 《老子》 B . 甲骨卜辞 C . 《楚辞》 D . 《诗经》
某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如右图),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相符的是(  )
A . 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练 B . 诗风汪洋恣肆,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C . 题材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D . 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诗言志 ,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

A .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 . 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 .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 .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宋朝瓦舍是重要的游乐场所,内有勾栏,专供大众娱乐。东京的瓦舍见于《东京梦华录》的就有十座。临安的瓦舍见于《武林旧事》的有廿三座。在宋朝瓦舍会出现的现象有(   )

A . 叫卖京剧脸谱 B . 表演关汉卿《窦娘冤》 C . 评说话本《三国演义》 D . 吟唱柳永新词《雨霖铃》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 . 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 C . 标志着民间文学的正式诞生 D . 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
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    )

A .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 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C . 市民阶层的扩大 D . 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
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眼里,小说向来是“街谈巷语”“君子弗为”,被认为“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黜不载”.近代梁启超却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这说明(  )

A . 文人学士更加注重诗词歌赋 B . 小说仅流行于市井大众阶层 C . 维新思潮推动文学形式创新 D . 小说通俗易懂利于思想启蒙
文艺创作有两个异常鲜明的走向,一是对市井社会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较以往有较大开拓;一是对以知识阶层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抒发有所强化,后者主要源自文人自身的精神诉求。这些文艺创作的新走向应该同时出现于(   )

A . 先秦 B . 秦汉 C . 隋唐 D . 明清
在文化史家的眼中,宋诗是一个思虑精微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宋人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进而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宋诗的这一特色(    )

A . 反映了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 B . 表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 C . 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 D . 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