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相关综合 知识点题库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加入物质

试管号

试管号

1

2

H2O2(ml)

2

2

质量分数20%的肝脏研磨液

2

---

质量分数3.5%的Fecl3溶液

---

2

恒温处理15min(℃)

37

37

带火星的卫生香检测

A .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有无 B . 本实验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 最终试管1中溶液颜色较深 D . 若肝脏研磨液不新鲜,可导致两组试管卫生香的复燃程度相同
如图是关于酶的一组实验,①~④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请回答问题:

  1. (1) 单位时间内①号和②号均能放出比③号更多的气泡,说明都具有催化作用。


  2. (2) 单位时间内②号放出的气泡比①号又多又快,说明;这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3. (3) ④号试管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量比②号,说明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酶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 B . 酶为生化反应提供了活化能 C . 不同的细胞可能含有同一种酶 D .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乌龙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绿叶红镶边的半发酵茶.①制作原理: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氧化的茶多酚使茶叶变红. ②制作工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最关键的便是做青阶段,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叶缘细胞被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出现“绿叶红镶边”.请结合你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中,茶多酚氧化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细胞擦伤有利于茶多酚与茶多酚氧化酶的充分接触.

(2)在做青时,需将温度控制在30~40℃范围内,其原理是 ,从而使茶叶边缘部分发生轻度氧化.

(3)在炒青过程中,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 ,从而保持茶叶中部茶多酚不被氧化;从乌龙茶制作工艺和效果来推测70℃温度会导致(填“全部”或“部分”)叶绿素的破坏.

(4)某兴趣小组了解到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和原理之后,为探究茶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生长状况良好的新鲜茶叶120片,随机分成6组,每组叶片数目相同;

②预设实验温度依次为30℃、32℃、34℃、36℃、38℃、40℃;

③将各组新鲜茶叶放入预设温度的恒温箱中,保温1小时;

④观察并统计茶叶变成红色比例.

该实验小组设置的各个实验组之间互为 实验.该实验小组在保温l小时后观察发现,各实验组茶叶颜色均为绿色,并无差异.经讨论分析,其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结论有(  )

①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

③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④酶是生物催化剂⑤生长激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⑥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 . 3个 B . 4个 C . 5个 D . 6个
某多肽有20个氨基酸,其中含天门冬氨酸4个,分别位于第5,6,15,20位(见图);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20肽含有肽键至少有22个 B . 该20肽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为1个和8个 C . 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氨基酸19个 D . 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20肽多了4个
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都在核糖体中合成,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 酶在高温条件下失活是因为高温使肽键断裂 C . ATP中的“A”与构成D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D . 人体内不同部位的酶发挥催化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相同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 . 酶都有消化作用 C . 酶起催化作用时,和无机催化剂相同,是降低分子的活化能 D .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
A .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 .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 . 蛋清中加入食盐使蛋白质析出
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 . 酶即可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C . 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D . 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线粒体中
石油降解菌能够通过产生酶对石油进行分解。某科研公司研发了两种石油降解产品BDB-m生物降解菌(厌氧型)和BDB-a生物降解菌(好氧型)。图甲为不同条件下,某种降解菌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图片_x0020_1411515679

  1. (1) 图甲中相关实验的自变量为,该实验中使用的降解菌最可能是,原因是
  2. (2) 研究者采用特定的方法提取到了(1)中降解菌所产生的分解石油的酶,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不同温度对该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乙所示。当温度偏离37 ℃时,酶促反应速率会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①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不可逆失活;②抑制了酶的活性,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则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当温度为T1和T2时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以下是某同学的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其中实验思路中有一处不足,预期结果及结论中也有一处不足,请将这两处进行修正。

    实验思路:取该酶分为甲、乙两份,甲组放在温度T1条件下、乙组放在温度T2条件下进行处理。相同时间后将甲、乙两组温度同时调至37 ℃,再分别定量测定酶促反应速率,比较其变化。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甲组速率变为a,乙组速率仍为b,则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高温破坏酶的结构;若甲组速率仍为b,乙组速率变为a,则低温破坏酶的结构,高温抑制酶的活性。

    修正:

竞争性抑制剂与被抑制活性的酶的底物通常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其能与底物竞争结合酶分子上的活性中心,从而对酶活性产生可逆的抑制作用。图1表示竞争性抑制剂直接阻碍底物与酶结合的机理;图2是有无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酶的活性中心能和竞争性抑制剂、底物同时结合 B . 竞争性抑制剂或底物与酶结合,不会导致酶失活 C . 竞争性抑制剂会增加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 . 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解除
淀粉的水解工艺包括酸水解和酶水解等不同工艺。酸水解是利用酸性条件使淀粉水解,酶水解是利用淀粉酶使淀粉水解。下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淀粉酶具有催化作用是因为其能够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 . 将各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pH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实验结果会更准确 C . pH为3和9的两组实验结果相同,说明这两组实验中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D . 两种不同的淀粉水解工艺,在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中都有水参与反应
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使酶促反应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下酶活性一定最佳 B . 在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鸡肝或马铃薯块茎若未制成匀浆则与制成匀浆实验结果不同 C . 若添加了淀粉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内呈现轻度阳性反应则说明蔗糖酶不纯净 D . 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所需的最适pH不同
细胞内的磷酸果糖激酶(酶P)催化下列反应:

果糖-6-磷酸+ATP果糖-1,6-二磷酸+ADP

这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重要反应。下图为高、低两种ATP浓度下酶P与果糖-6-磷酸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内酶P催化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 . —定范围内,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P活性呈正相关 C . 低ATP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酶P的活性 D . 酶P活性受到有氧呼吸产物ATP的反馈调节
下列关于酶、激素、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属于分泌蛋白 B .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 C . 激素和酶一样能进入细胞内参与细胞的化学反应 D . 发挥完作用后通常会迅速失活的有激素和神经递质
某同学在家自制绿豆汤时,发现煮得绿豆汤呈红色,而非绿色。经查资料得知,绿豆汤“变红”的原因是: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物质在碱性酚酶的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褐色物质。下列是该同学查到的得到绿色绿豆汤的“小妙招”,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中可能没有效果的是(   )
A . 煮绿豆前,用开水浸泡绿豆一段时间 B . 水烧开沸腾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绿豆 C . 在煮绿豆的水中,滴加几滴新鲜的柠檬汁 D . 绿豆汤煮好并冷却到室温后,立即放入冰箱冷藏
下列与生活和生产常识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酶牙膏可分解口腔细菌,预防龋齿 B . 荧光素接受ATP供能后便可发出荧光 C . 稻田定期排水可减少酒精对水稻根部细胞的毒害 D . 增施有机肥也可增加CO2的供应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临床医学发现多数抗生素体内给药后,主要经肾脏排泄,如喹诺酮类药物。给叶猴注射喹诺酮类药物后,喹诺酮类药物能够顺浓度梯度进入正常细胞,使细胞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升高;叶猴肾脏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OAT)能将喹诺酮类药物从细胞内单向转运到细胞外,使细胞内的喹诺酮类药物含量不会过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缺氧会影响叶猴肾脏细胞运出喹诺酮类药物 B . 体温变化不影响喹诺酮类药物进出细胞 C . 叶猴血细胞膜上的OAT的含量高于肾脏细胞 D . 抑制OAT活性可使叶猴肾脏细胞加快运出喹诺酮类药物
酶抑制作用是指酶的功能基团受到某种物质的影响,导致酶活力降低或丧失,这些物质被称为酶抑制剂。根据酶抑制剂与底物的关系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模型A可知,酶与底物的结构特异性契合是酶具有专一性的结构基础 B . 由模型B可知,竞争性抑制剂通过竞争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 C . 由模型C可知,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 D . 由以上模型推测,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