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题库

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 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 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C . 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 . 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纸火锅”“(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却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纸张不是可燃物 B .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 . 空气不充足 D .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所示装置是化学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

(1)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如图1所示装置,通过该实验证明铁钉生锈是铁与作用的结果.
(2)研究燃烧的条件:
装置如图2所示,通过对比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要与氧气接触.
(3)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在两个气密性良好且充满二氧化碳的500mL矿泉水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氢氧化钠浓溶液,充分振荡,出现图3所示现象.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为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同学又补充了实验:用注射器向乙瓶中注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题意解答
  1. (1) 如图1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2. (2) 用如图2装置探究物质“燃烧条件”.V形玻璃管中A处盛有90℃的热水.

    ①若A、B两处放入白磷,观察到B处白磷燃烧,而A处白磷不燃烧,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②若A、B 两处放入红磷,观察到红磷都不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 (1) 图①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2. (2) 物质形成溶液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图②中该液体可能是(写化学式).
  3. (3) 图③是燃料电池,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验内容)

①用棉花球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②取一小片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

③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按如图1所示
分开放在一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1. (1) (分析讨论)

    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其中蘸水的棉花球燃烧的原因是

  2. (2) 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证明,实验③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两个实验的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 (3) (反思与应用)

    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2所示),观察到火焰缓缓熄灭,他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原因:

  4. (4) 乒乓球的材质名叫赛璐珞,它是由胶棉、增型剂、染料等加工而成的塑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废弃乒乓球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并改造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1. (1) 世博会开幕式烟花燃放时,消防官兵每过一小时就朝燃放点周边的楼房进行淋水浇湿,以免烟花飞溅的火星引发火灾.燃放的烟花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淋水防火的原理是.(填序号)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C 提供可燃物       D 引燃可燃物      E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2. (2) “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①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操作达到.

    ②水(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类营养素之一,构成水的微粒是

    ③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检验硬水的方法是,生活中可通过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3. (3) 部分农村使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做燃料,有效缓解了能源危机.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4) 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人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 香油       B 肥皂水        C 纯碱水        D 糖水

  5. (5) 在“南海一号”打捞出的文物中,“鎏金龙纹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或荡然无存.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图A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图片_x0020_856895137 B . 图B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图片_x0020_755110605 C . 图C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图片_x0020_1238682836 D . 图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图片_x0020_791090165
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891264613

  1. (1) 实验一中水的主要作用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 (2) 实验二的现象是,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实验三能说明的燃烧条件是,热水的作用是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厨房煤气泄露,立刻开启排气扇排气 B . 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 . 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实验一中,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由实验二可知,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 (3) 在实验三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小明利用下列装置对物质燃烧进行四个实验的探究,实验探究过程和观察记录如下:

  1. (1) 实验操作及记录:

    实验

    操作

    现象

    实验一

    根据装置图组装仪器,不点燃酒精灯

    硫不燃烧

    实验二

    点燃酒精灯

    硫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实验三

    ①更换燃烧管(装有等量硫粉),挤压滴管A使产生的气体通过燃烧管,为了确定燃烧管中的空气已排尽,尾气处理

    接口C处应该与D装置的端用橡皮管相连(填字母),当看到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认为燃烧管内空气已经排尽。

    ②点燃酒精灯

    硫不燃烧

    实验四

    ①更换燃烧管(装有等量硫粉),拆除D装置,挤压滴管B,燃烧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使气体通过燃烧管一段时间后,在C处(填实验操作和现象),可认为燃烧管内充满了氧气。

    ③点燃酒精灯

    硫燃烧,发出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 (2) 实验分析及结论:

    ①对照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硫燃烧发生的条件之一是:

    ②对照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硫燃烧需要助燃剂。

    ③小明发现实验二和实验四的现象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可知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实验一

实验二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红砖粉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将试管口密封

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使铁钉一半被水淹没

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C

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

将白磷放在热水中

向热水中的白磷上面缓缓通入氧气

探究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A . A    B . B    C . C    D . D
用下图装置研究燃烧的条件。

图片_x0020_530913823

  1. (1) 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的性质。
  2. (2) 对比热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白磷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 (3)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填两种物质写化学式)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如图所示实验可得到结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图片_x0020_1532524752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下表中两个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1

实验2

I.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II.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III.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I.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II.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III.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1. (1) 写出装置中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2. (2) 实验1和2均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为
  3. (3) 实验1中,瓶内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
  4. (4) 实验2中,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 探究燃烧条件

C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D 电解水实验

  1. (1) 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 (2) 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
  3. (3) 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4. (4) 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进行探究。

  1. (1) 图1装置 (填“能”或“不能”)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如果能,写岀能证明该结论的实验现象(如果不能,说明可能猜想):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岀疑问。

  2. (2) (査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

    ;②

  3. (3) (反思与评价)

    ①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相比,优点是

    ②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4. (4)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及白磷量不足,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乙:距试管容积的 相差很大。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用如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

步骤1、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

步骤2、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1. (1) 升温至260℃时,对比②③的实验现象,能证明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是
  2. (2) 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3. (3) 升温至260℃后,欲使②中的红磷燃烧,应进行的操作是
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 (1) 【任务一】认识燃烧

    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现象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发光 B .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放热
  2. (2) 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 , 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1和K2 , 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

    ①上述实验中,步骤4观察到的现象是;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步骤对照组是

    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

  4. (4) 【任务三】再探铁的燃烧

    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至少答出2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