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1 纯净物与混合物性质的比较 知识点题库

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物质性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 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 . 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 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某课外活动小组,收集了一种合金进行研究:

(1)外观暗灰色,表皮光滑.

(2)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绿色;合金片熔化,但不滴落.

(3)取刮去表皮的金属,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9.96 L.

(4)另取刮去表皮的金属,放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9.96 L.

试据此判断,合金中含有的成分是(  )


A . Cu、Fe  B . K、Na     C . Cu、Al   D . Zn、Mg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 (1) 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里金属是(填字母)

    A、钠   B、镁  C、铝   D、钾;

    ③写出a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的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2. (2) 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他设计了如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其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烧杯中盛放C的水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①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 C、

    ②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碳、氮、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和以下实验步骤,可以制取少量的溴苯和溴乙烷.已知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溴酸反应可制备溴乙烷:

C2H5OH+HBr→C2H5Br+H2O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和液溴.向锥形瓶中加入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液至稍高于进气导管口处;③将A装置中的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混合液中;④点燃B装置中的酒精灯,用小火缓缓对锥形瓶加热10min.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1) 写出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
  2. (2) 步骤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C装置中U形管内部用蒸馏水封住管底的作用是:
  4. (4) 反应完毕后,U形管内的现象是:.分离溴乙烷时所用的最主要仪器的名称是(只填一种)
  5. (5) 实验结束,从烧瓶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粗制黄色的溴苯,产生黄色的原因是其中含有(填化学式).欲得到无色的溴苯的方法是(填试剂和操作名称).
为了探究H2O2、H2SO3和Br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其作用是
  2. (2) 用仪器B滴加液体并不需要打开玻璃塞c,原因是
  3. (3) 实验记录如下(请补全空白):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打开活塞a,逐滴加入H2SO3溶液至过量

    向步骤Ⅰ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H2O2溶液

    刚开始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溶液变为橙黄色

  4. (4) 步骤Ⅱ中,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

    步骤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步骤Ⅱ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如图为铜丝与浓硫酸反应并验证其产物性质的实验装置.

  1. (1) 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铜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为
  2. (2) ②中饱和NaHS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①中挥发出的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③中溶液依然澄清,④中溶液褪色.想要立即终止铜与硫酸的反应,最恰当的方法是

    a.上移铜丝,使其脱离硫酸

    b.撤去酒精灯

    c.拔去橡胶塞倒出硫酸

  3. (3) 反应停止后,待装置冷却,把③取下后将其中溶液分成两份做如下实验:

    加入试剂

    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份

    加入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二份

    加入氯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完成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④中棉花团的作用是
  5. (5) 上述实验结束后,发现①中试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出现,冷却后将试管中的物质缓缓倒入水中,溶液呈蓝色.取少量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出现的现象是
某学习小组开展下列突验探究活动

  1. (1)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设计实验:利用装置1中产生的气体证明+4价硫具有氧化性
  3. (3) 选用下面的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装置连接顺序为A,C,,D,F,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通过现象即可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4. (4) 利用G装置可测定装置A残液中SO2的含量,量取1.00mL残夜于烧瓶中,加适量的水稀释,加热使SO2全部溢出并与锥形瓶中H2O2完全反应SO2+H2O2=H2SO4然后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0.00mL.

    ①图G中球形冷凝管进水口为(填“a”或“b”)

    ②残液中SO2含量为 g.L1

    ③经过多次测定发现,测定值始终高于实际值,则其原因是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以下装置进行不同的实验.其中a为用于鼓入空气的气囊,b 为螺旋状铜丝,c中盛有冰水.

  1. (1) 若用A装置做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则还需连接的装置是(填序号),该装置中应加入试剂.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A装置试管中除加入反应液外,还需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2. (2) 该小组同学欲做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验,则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再用制得的乙醛溶液进行银镜反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向试管中滴入3滴乙醛溶液

    ②一边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③振荡后放入热水中,水浴加热

    ④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的AgNO3溶液.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 不锈钢 B . 白铜 C . 高碳钢 D . 金刚石
向10.00 mL 0.50 mol/L NaHCO3溶液中滴加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观察到明显产生浑浊时,停止滴加;取少量所得浑浊液加热,记录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

序号

c(CaCl2)(mol·L-1)

滴加CaCl2溶液时的

实验现象

加热浑浊液时的

实验现象

图片_x0020_760991736

0.05

至1.32 mL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生成

0.005

至15.60 mL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生成

0.0005

至20 mL未见浑浊

A . ①中产生浑浊的原因是c(Ca2+)·c(CO32−)>Ksp(CaCO3) B . 未加热前①和②中发生了反应:2HCO3-+Ca2+=CaCO3↓+H2CO3 C . 加热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CaCO3受热分解产生了更多的CO2 D . 向上述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0.5 mol/LCaCl2溶液,可能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图片_x0020_403980477

A . 用图1所示装置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B . 用图2所示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 . 用图3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 气体 D . 用图4所示装置制备少量氧气
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验证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电能

实验室利用该装置制备少量氯气

验证非金属性:

Cl>C>Si

加热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备Fe(OH)3胶体

A . A   B . B   C . C   D . D
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KI试纸上,试纸变蓝。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Cl2>Fe3>I2 B . 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 . 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KI试纸变蓝 D . 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021年9月17日,到空间站“出差”的三位中国航天员圆满完成神州十二飞行任务。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使用了大量高性能化学材料,包括氮化硼陶瓷、钛铝合金(含Ti、Al、Mg、Li等)、碳化硅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BN、SiC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 钛铝合金的化学活性比Al高 C . 钛铝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纯金属的高 D . Ti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
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某小组在实验室以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为绛蓝色晶体,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

在水中均可溶,在乙醇中均难溶。若向溶液中加入乙醇,会析出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合成所需的溶液。

     

    ①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说明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

    ③装置B的加热方法为水浴加热,其优点是

  2. (2) 方案1的实验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该方案存在一定缺陷,因为根据该方案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__(填化学式)杂质,其原因是__(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回答)。

  3. (3) 方案2的实验步骤为:向溶液中加入适量(填试剂名称),过滤、洗涤、干燥。
  4. (4) 方案1、2中步骤均有过滤、洗涤、干燥。

    ①过滤的主要目的是将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固液混合物分离的操作有“倾析法”、“普通过滤法”和“减压过滤法”等,操作示意图如下:

    减压过滤法相对于普通过滤法的优点为(填序号,下同)。

    A.过滤速度相对较快       B.能过滤胶体类混合物         C.得到的固体物质相对比较干燥

    ②下列最适合在“洗涤”步骤中作为洗涤液的是

    A.蒸馏水      B.乙醇与水的混合液           C.饱和(NH4)2SO4溶液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铝合金可实现航天航空器、高速列车轻量化 B . 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C . Na2O2常用作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因为Na2O2能与H2O、CO2反应产生O2 D . 医药上用FeSO4作局部收敛剂及补血剂,其所含的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能源、材料和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均是可再生能源 B . “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属于纯净物 C . 农村推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 . 石灰法是燃煤烟气脱硫的一种方法
硫化锂(Li2S)易潮解,在加热条件下易被空气中的氧化,是一种潜在的锂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实验室用粗锌(含少量铜、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备 , 并用制得的去还原硫酸锂制备硫化锂,反应原理: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选择A装置实现随制随停,还适用于下列试剂制备对应气体的是(填标号)。

    a.70%硫酸、亚硫酸钠   b.:稀盐酸、大理石

    c.:浓氨水、生石灰   d.:浓盐酸、

  2. (2) C和E装置中盛装的试剂相同,均可选择(填名称),E装置的作用是
  3. (3)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得到的产品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杂质,某小组同学对产品中的杂质进行探究。

    ①提出猜想:

    猜想一:产品中含杂质

    猜想二:产品中含杂质

    猜想三:产品中含杂质S

    依据所学知识,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

    ②化学小组为验证猜想:

    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蒸馏水、品红溶液、双氧水、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

    实验

    操作与现象

    结论

    I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

    样品中不含

    II

    在实验I反应后的溶液中,

    样品中含

  5. (5) 测定产品纯度的方法:取wg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煮沸溶液,冷却后滴加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NaOH标准溶液

    ①煮沸的目的是

    ②样品的纯度为

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某学生做了如表实验。由上述实验可得新制氯水的性质与对应的解释或离子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

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紫色的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溶液

产生气泡

酸化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A . 实验①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 B . 实验②发生的反应为: C . 实验③说明新制氯水中有 D . 实验④发生的反应为: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甲图装置可制得氯气 B . 用乙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C . 用丙图装置吸收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 . 用丁图装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