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知识点题库

                
  1. (1) KClO3 在 673K 时可分解为固体 A 和固体 B(物质的量之比为 3∶1),其中固体 A  所含元素与 KClO3 完全相同。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比较KClO3 和固体 A 的热稳定性:KClO3固体 A(填“>”、“<”或“=”)。
  2. (2) NaCN 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写出 NaCN 的电子式
以下是两个原电池的示意图,其中图二由锌片、铜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

  1. (1) 写出图一原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反应过程中,SO42-移向电极;
  2. (2) 当图一的电解质溶液为NaCl溶液时,该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 (3) 图二的原电池放电一段时间后,当在铜片上放出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H2SO4恰好消耗一半。则产生这些气体的同时,共消耗g锌,此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设溶液体积不变)。
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

+KMnO4 + MnO2 +HCl→ +KCl

名称

相对分

子质量

熔点/℃

沸点/℃

密度/(g·mL−1)

溶解性

甲苯

92

−95

110.6

0.867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苯甲酸

122

122.4(100℃左右开始升华)

248

——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

实验步骤:①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甲苯、100 mL水和4.8 g(约0.03 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②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称量,粗产品为1.0 g。

③纯度测定:称取0. 122 g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每次移取25. 00 mL溶液,用0.010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1. 50 mL的KOH标准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填标号)。
    A . 100 mL B . 250 mL C . 500 mL D . 1000 mL
  2. (2) 在反应装置中应选用冷凝管(填“直形”或“球形”),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已完成,其判断理由是
  3. (3) 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该步骤亦可用草酸在酸性条件下处理,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原理
  4. (4) “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5. (5) 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6. (6) 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据此估算本实验中苯甲酸的产率最接近于(填标号)。

    A.70% B.60% C.50% D.40%

  7. (7) 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可通过在水中的方法提纯。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应密封保存 B . 用Na2S处理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C . 75%的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医用消毒 D . 酸性洁厕灵与碱性“84消毒液”共用,可提高清洁效果
下列操作及预测的化学反应现象一定错误的是(   )
A . 向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滴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煮沸片刻,液体呈红褐色 B . 将切去表皮的钠块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 C . 向盛有2mLNaOH浓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AlCl3稀溶液,立刻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D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并搅拌,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为疏松多孔的黑色固体,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

①2KMnO4 K2MnO4+MnO2+O2↑;②2KClO3 2KCl+3O2↑;③2H2O2 =2H2O+O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

A . 1:1:1 B . 2:2:1 C . 1:3:1 D . 3:1:3
下列实验方法操作,能达到要求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氯化钠固体 B .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 用一束强光照射经过煮沸的三氯化铁溶液有光亮的通路,说明已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D . 过量的铁丝在氯气中点燃,可制取氯化亚铁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②(NH42CO3③Al2O3④Al(OH)3⑤Al

A . ③④ B . 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铋是一种稀有金属,铋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如氯氧化铋常用于电子设备、汽车装饰材料、塑料助剂及生产干电池阴极。以下是一种用铋精矿(主要成分是Bi2S3还含有FeS2、 Cu2S、PbO2及不溶性杂质)制备 BiOCl的一种方法,其流程如图:

已知: ① Fe(OH)3开始沉淀的 pH值为2.7,沉淀完全时的 pH值为3.7。

② 对浸出渣的处理,直至得到产品,都在封闭的管道内进行。

③ pH>3,则 BiCl3极易水解生成不溶性的 BiOCl 沉淀。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铋精矿在浸取时会先进行粉碎,目的是
  2. (2) 加压氧化氨浸过程中,已知 CuS2发生如下反应: 生成 ,FeS2在此过程中也生成某氧化物,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操作Ⅰ为:
  4. (4) 根据流程分析,盐酸羟胺在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
  5. (5) 流程中生成 BiOCl 的离子方程式:
  6. (6) 滤液 3 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叠氮酸(HN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N3。已知NaN3溶液呈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0.01 mol·L-1HN3溶液的pH=2 B . HN3溶液的pH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 NaN3 的电离方程式: NaN3= Na++3N D . 0.01 mol·L-1 NaN3溶液中: c(H+)+ c(Na+ )= c( N )+ c(HN3)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标准状态下, 环己烷的分子数为 B .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转移的电子数为 C . 乙烯和环丙烷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D . 乙炔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Fe2++HClO+H+=Fe3++Cl-+H2O B . 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2OH-= +H2 C . 用浓NaOH溶液溶解Al2O3:OH-+Al2O3= +H2O D . 往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Fe3++3OH-=Fe(OH)3
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K+ B . Na+、Ba2+、Ca2+ C . Mg2+ 、K+、Cl- D . K+、Ba2+、Na+
铝粉投入某无色澄清溶液中产生H2 , 则下列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H、Mg2、Al3、NO B . Na、Al3、Cl-、Ba2 C . OH-、Al3、Cl-、NO D . Na+、Ba2、Cl-、NO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直接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烧碱溶液中就能制得Fe(OH)3胶体 B . 用一束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淀粉溶液都不能看到丁达尔现象 C .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 D . 纺织厂中常使用静电除尘装置除去弥漫于空气中的尘粒,利用了胶体带电的性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取Cl2并探究红色纸条褪色的原因(IV中夹持装置已略去,a为干燥的红色纸条,b为湿润的红色纸条)。

  1. (1) 装置I可用于制取Cl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装置II的作用是
  3. (3) 装置IV中a处红色纸条无明显变化,b处红色纸条褪色,同学猜测使b处红色纸条褪色的物质是
  4. (4) 装置V中NaOH溶液可吸收Cl2并制得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5)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

    ①NaClO溶液具有氧化性,能使红色纸条褪色

    ②溶液的pH会影响NaClO溶液的漂白效果

    该小组同学利用市售“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探究不同pH下红色纸条褪色的情况,实验如下: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1.将市售“84”消毒液稀释至溶液的pH=12.

    2.取20mLpH=12的稀释液各3份,分别用H2SO4溶液将pH调至10、7和4(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色纸条。

    pH=10

    10min后,红色纸条基本不褪色;4h后红色褪去。

    pH=7

    10min后,红色纸条颜色变浅;4h后红色褪去。

    pH=4

    10min后,红色纸条颜色变得更浅;4h后红色褪去。

    已知:溶液中HClO、ClO-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的pH在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

    ②结合图像分析pH=7和pH=4的溶液,现象差异的原因

    ③结合实验现象和图像可知,氧化性:HClONaClO(填“>”或“<”)。“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而不是HClO,因为HClO不稳定,不易保存。写出HClO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综上所述,HClO能使红色纸条褪色,“84”消毒液在酸性环境下漂白效果更佳。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钠与水反应: B .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 C .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 . 足量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与盐酸反应: B . 溶液反应: C .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 D . 过量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化学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入足量 B .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石灰水: C . 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溶液混合: D . 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少量氯气:
N、P、是重要的氮族元素,氮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较为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P位于同一主族,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 (2) 下列能说明N和P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____(填标号)。
    A . 稳定性强 B . 溶液与反应生成 C . 硝酸显强氧化性,磷酸不显强氧化性 D . 常温下,氮气是气体,磷单质是固体
  3. (3) 稳定性高,易水解,因水解后能产生可杀菌消毒的物质而成为饮用水的缓释消毒剂,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白磷有剧毒,白磷中毒可用硫酸铜溶液解毒,白磷与硫酸铜反应如下: , 反应中可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