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题库

唐代中央设三省。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者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统治者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 . 提高官员地位,完善中央集权 B . 扩大民主,让更多人参政 C . 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 . 分散相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的做法是

A .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 .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制是指( )

A . 郡县制 B . 郡国并存制  C . 州郡县交错管理 D . 道州县制
伏尔泰曾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      )

A . 提高了官员的道德素养 B . 有利于官吏选拔的公平公正 C .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D . 有利于官员创造意识的提升
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下列关于行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当时全国分设10个行省 B .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C . 行省官员有更改赋税征收制度的自主权 D .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经历了长期变迁,下图的地方行政区划应出现在(     )

A . 汉代 B . 唐代 C . 元朝 D . 明朝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 分封制 B . 行省制 C . 郡县制 D . 内阁制
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广为传颂。她们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奇丑无比。西施帮助勾践复国成功;钟无艳助齐宣王勤政强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春秋战国时妇女社会地位高 B . 反映当时中国对才德的推崇 C . “红颜祸水”的观念由来已久 D . 历史传说缺乏依据不足为信
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 B . 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 C . 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D . 中央集权趋弱,地方独立性增强
西汉时,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缴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法者,天子所予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最后依然按律轻罚。这反映了(   )

A . 西汉初期法家思想盛行 B . 民贵君轻思想影响较深 C . 皇权受到官僚机构制约 D . 法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

A . 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 . 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 .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 . 行省与郡县无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源于1785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9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出来,交给公众审查。

──﹣房龙《美国史事》

材料三:

材料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1. (1) 材料一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 (3) 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图3“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运动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4. (4) 材料四中的“这里”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做出了那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但是通现全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

——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对武则天评价的阶段特征。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因素。

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    )

A .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B .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C . 君主专制走向没落 D . 三省六部名存实亡
有关我国官员阶层假日和办公时间据历史学家陈联陞统计:在唐代,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节庆假日,元代规定有十六天的节庆假日,明、清时期,节庆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还少。官员办公时间的增多本质上反映了(    )

A . 需要有公务员处理的政府职责逐渐的增加 B . 分权与制衡降低了各级公务员的办事效率 C . 专制王权的强化皇帝更像一个严厉的主人 D . 以文取仕的科考制度弊端在明清日益凸显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 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 . 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 . 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 . 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汉以来,“刑罚类杂、频异,且严酷”。《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北齐律》废除宫刑,北周进一步废除肉刑。……北魏之前的缘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妇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北魏孝文帝以诏令特加缩小:非犯干名犯义之重罪者,缘坐处死皆止其身。北齐、北周更多次明令轻罪“重教化、轻刑罚”。……此外,自先秦以来,大刑之间就缺乏过渡、差等较大。如罪重于徒,不至死,怎么判定?……从北魏开始,大刑之间出现弹性,北齐时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进而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据曾宪义《中国法制史》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北朝刑法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朝刑法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

有学者在研究汉朝制度变革时指出:如果天下是块大奶酪的话,在一定时期内,奶酪的大小不变化,那么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这里所描述的制度变革是(    )

A . 郡国并行制度 B . 郡县制 C . 推恩令 D . 察举制度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着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基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始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殿试内容的这一变化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宋朝最高统治者希望于科场中选拔真正的治国之臣的愿望。

——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1. (1) 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举制度的新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改革的意义。

公元前74年,昭帝病死,因其无后,群臣推举武帝唯一尚在世的儿子广陵王刘胥继位, 有人提出广陵王刘胥失德,不可以承继宗庙,内朝大司马霍光遂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令昌邑王刘贺继位,不久霍光等大臣又以失德的罪名废了刘贺,将刘询从民间迎入宫中,于同年7月继位。这反映了(    )
A . 汉代帝位的传承中淡化嫡庶观念 B . 中朝制度无法有效维护专制皇权 C . 西汉时期宗法制度已经荡然无存 D . 当时帝位传承中有民主评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