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题库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因此上海成为新世纪世人瞩目的城市。请问这座城市在上个世纪曾经

A . 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B . 见证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 . 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 . 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A . 与会各国支持“另起炉灶”方针,以摆脱西方列强殖民统治 B . 国际社会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C . 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成为会议各方的共识 D . 宣传了新中国巨大成就,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影响
亲善四邻,安定友邦,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加强同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我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下列不属于上述努力的是(    )

A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 .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 中日建交 D . 上海合作组织
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正如学者徐昕所指出:“在交织着新旧内外各种矛盾的历史性冲突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从‘中国的世界’到‘世界中的中国’的根本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转变一直延续到今天。”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两大杠杆。这“两大杠杆”是
① 实现民族独立 ②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 发展生产力 ④ 全球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    )

A . 全面改善中美关系 B .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C . 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 D . 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
某些历史学家认为,1950年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不仅仅是因为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而且也包含苏联方面的因素,即争取苏联方面对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的支持。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 B . 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 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D . 赢得战争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改革开放前(   )

A .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 . 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 . 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 D . 中国对世界历史的研究落后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封面上方的英文是:China:A  Whole  New  Game;下方的英文是:U.S.Ping Pong  Player  sat Great  Wall。符合该封面内涵的主题是 (    )

A . 另起炉灶 B . 体育交往 C . 破冰之旅 D . 中美建交
下图为“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之支持票数增长示意图”,对图中现象出现解读错误的是(   )

A .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与中国友好交往 B . 亚非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份量逐渐增强 C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D . 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主要版本变化情况统计表

版本

封面

内页印刷

防伪程度

备注

1949版

手工填写

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中俄文对照

1953版

棕色漆布硬皮

繁体、竖排、手工填写

很低

从1956年8月13日起分为因公、因私两类护照

1971版

棕色人造革软皮

同上

有一定防伪措施

中法英文对照,印章有“革命委员会”字样(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75版

同上

繁体、姓名及地名用汉语拼音

同上

同上。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

1980版

同上

同上

同上

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地有效”

1992版

枣红色PVC涂塑软皮

资料页内容为机器打印

采用较多的防伪技术措施


1997版

玫瑰红色、由植物纤维、乳胶及硝化纤维合成

相片等个人资料全部机器打印、反转膜加印

采用大量防伪技术措施

制作防伪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前沿

2005版


相片等个人资料全部机器印刷、反转膜加印

同上

前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根据陈永利《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签发历史沿革》等资料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我国护照主要版本变化中所折射出的历史信息。(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解释和分析逻辑严密)

右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张中苏友好宣传海报,主题语是“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万岁!”这—海报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特色是(  )

A . “另起炉灶” B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 “一边倒” D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邓.小平在接见尼泊尔国家元首赛义尼时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新时期我国外交的基本特点为(  )
A . 独立自主 B . 和平共处 C . 无敌国外交 D . 友好合作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70年代中国建交高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
A . 中美关系的缓和 B .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C .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 改革开放的推行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朝鲜停战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以主动地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扩张。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在10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先从缅甸开始,陆续解决,解决后他们就放心了。”

——宋风英《周恩来与中缅边界谈判》

材料二: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五项原则的精髓,……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国际间开展互列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中缅边界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该问题的解决对新中国外交有何重要意义?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
“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
A . “另起炉灶” B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 “一边倒” D .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
A .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C .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有学者指出,1972年中美共同发表的某声明“牵制了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在东亚率先改变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敌对的冷战结构”。该“声明”发表的地点是(    )
A . 北京 B . 香港 C . 上海 D . 杭州
下图为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中三个值得注意的握手细节。这一“握手细节”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   )

A . 外交空间的逐渐拓展 B . 与美关系的逐步改善 C . 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 D . 不结盟政策正式形成
“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这是某西方报纸对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评论,该国际会议是(   )
A .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 . 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 1955年万隆会议 D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评论的是(   )
A . 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C . 1955年的亚非万隆国际会议 D .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