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知识点题库

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

A . “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 B . 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 C .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全球化 D . 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解体
在1970—1980年间,联合国安理会应其成员国要求召开了129次会议,其中有111次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占总数的86%。在一国一个表决票的联合国大会,不结盟运动国家所拥有的表决票超过总数的1/2,接近2/3多数,它对联合国大会各项决议的通过与否,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

A . 不结盟运动正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B . 美苏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C . 不结盟运动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D . 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 . 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B .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 .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D .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

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摘自里根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针对的是什么事情?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 (2) 据材料二,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

  3. (3) 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

  4. (4) 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 . 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 B . 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 .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 . 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有学者绘制成下图所示,其所代表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A .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B . 美国主导,多极格局形成 C . 冷战结束,美国独霸局面形成 D . 多极合作,联合遏制美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至1970 年左右这段时间,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摘编自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二: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摘编自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态势,并用史实说明这一变化。

  2. (2) 根据材科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

A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C . 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D . 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是20世纪60年代由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建立的国际政治集团 B . 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发展 C . 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 . 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制约作用
1974年6月26日,欧洲共同体八国(爱尔兰除外)和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材料表明,西欧对欧美关系有了新的定位,这主要表现在(    )

A . 摆脱西欧防务对美国的依赖 B . 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 C . 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 D . 加强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

A . 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 . 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 .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签订的部分条约一览

1951年8月,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1953年10月,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2月,与台湾国民党势力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根据上述条约,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等。如:《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共同磋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制止武装进攻。

——摘编自《冷战时代美国的亚洲政策》

材料二:1989年11月,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等12国在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地区加入该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壁垒。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二十多年的实际经历表明,“APEC方式”在维护各成员利益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以及渐进发展等原则,不仅维护了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也同样让发达成员受益。

——摘编自《APEC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等

  1. (1) 根据材料一,美国加紧在亚洲缔约应与哪一事件直接有关?试概括美国与缔约国(地区)的关系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这种变化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怎样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欧洲的联合(    )
A . 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实力 B . 巩固和发展了两极格局 C . 加速了西欧和美国的决裂 D . 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
比利时外交部长斯帕克在1956年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欧洲这一世界制造业的巨头,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影响力衰减的局面,它在分裂中失去了进步的能力。”斯帕克认为欧洲失去“进步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    )
A . 欧洲国家间矛盾尖锐竞争激烈 B . 战后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东西欧对峙 C . 战争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经济 D . 战后美国独占世界市场,并控制欧洲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 .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 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 .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不同的维护国家利益方式对国家利益的实现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签订的某协定的附件(节选):

联合王国陛下政府和法国政府是在坚持9月19日英法建议第6款所规定的提议的基础上参加上述协定的缔结。前项建议第6款是涉及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新疆界面临无端侵略时的一项国际保证问题。当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波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已告解决时,德国和意大利方面将对捷克斯洛伐克给予保证。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

材料二:两个不同时期欧洲各国关系图示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该协定的名称及其体现的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结合相关史事,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角度简评该政策。
  2. (2) 概括材料二中欧洲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策略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给成员国带来的政治收益。
下图是2012年11月9日,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3周年,德国人民推倒立在柏林墙遗址处由一面面巨型多米诺骨牌仿制的“柏林墙”的情景。从德国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民庆祝的原因是(    )

A . 促进了东西徳交流,有利亲人团聚 B . 结束美苏军事占领,收复被占领土 C . 结束了国家分裂,实现了民族统一 D . 终结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
肯尼迪在国内政策方面提出了众多计划,如: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税收制度、修改 农业计划、保护和发展天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等。但这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大都遭到了来自国会的重重阻碍,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据此可知美国(    )
A . 政府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B . 分权制衡受到冲击 C . 缩减福利促进了科技发展 D . 国家垄断深入发展
2014年,习.平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 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 B .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C . 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D . 是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唯一原则
它有那么多“敌人”,如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等。同时它也有许多“朋友”,如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材料中“它”的出现(    )
A .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B . 促进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C . 动摇了美苏两国的霸权地位 D . 促进“一超多强”局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