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知识点题库

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 . 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B . 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C . 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D . 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 . 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 . 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C . 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 . 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A . 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 . 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 . 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 . 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标志着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崛起的事件

A . 亚非会议 B . 不结盟运动兴起 C .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 . “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A . 美苏争霸 B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 . 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 .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下列示意图中,?处最合适的内容是(   )


A . 不结盟运动兴起 B .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 D . 美国、日、欧三足鼎立的出现
在1970—1980年间,联合国安理会应其成员国要求召开了129次会议,其中有111次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占总数的86%。在一国一个表决票的联合国大会,不结盟运动国家所拥有的表决票超过总数的1/2,接近2/3多数,它对联合国大会各项决议的通过与否,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
A . 不结盟运动正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B . 美苏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C . 不结盟运动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D . 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
1961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在独立的道路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是(   )

A . “求同存异”的民族自决道路 B . 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 . “多边外交”的中间发展道路 D . 不结盟、非集团化的道路
有学者认为,它的建立使亚太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组织,这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是一个挑战,或者是说这是建立起一个通向多极世界的途径。这里的“它”应是(   )

A . 华沙条约组织 B . 上海合作组织 C . 亚太经合组织 D . 北美自由贸易区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该国际组织是(  )

A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 华沙条约组织 C . 不结盟运动 D . 欧洲煤钢共同体
“近年来围绕美伊战争,世界上还发生了几个分裂:联合国分裂为主战和反战两方,北约内部出现和平解决与军事打击之争的“裂痕”,欧盟也分化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反战派和以英.西为代表的主战派。中国:通过联合国途径和平解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日本:追随美国,提供经济支持。阿拉伯世界:反对侵略伊拉克,但没有统一的实质性行动。”以上现象深刻地表明(    )

A .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发展,各种力量的重新组合并没有结束 B . “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C .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迫在眉睫 D . 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建立世界和平十分重要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的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

A . 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 . 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 . 互相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 . 互利合作的经济关系
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

A . 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 B . 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 C . 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 D . 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下图阴影部分反映的超某国际组织的发展过程。这一组织的发展(    )

A . 加剧了地区的军事对立 B . 实现了货币的完全统一 C . 基本实现了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D . 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得一个卒子       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时西欧“东山再起”的原因。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4. (4) 对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进入80年代后,美苏核军竞赛步伐加快,但核力量均势的双方均认识到无法摧毁对方的第二次打击能力。1983年3月,里根提出战略防御倡议,开始将发展外空武器作为争夺战略优势的主要手段,苏联也不甘落后,将研制外空武器作为核军备竞赛的重点。……1987年美国接连遭到美元比价下跌和纽约交易市场下跌狂潮的打击;苏联自1982年以来,国民生产总会年平均增长率徘徊在2%上下,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双方都需要减少军费开支。同时,在世界人民要求裁减核军备的强烈呼声之下,亦为树立自己“和平”形象,双方首脑最终于1987年12月签订了《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标志着从70年代以来美苏之间激烈对抗局面的结束,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摘编自顾德欣《中导条约签署的动因及美苏核裁军前景》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签署《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80年代美苏走向缓和谈谈你的认识。
重要历史人物的作用不仅使法国历史丰富多彩、曲折动人,还深刻影响了欧洲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9年到1815年间,英国尽管面临战时困难,工业生产却仍然保持着18世纪80年代的旺盛势头,继续快速增长。而在大陆,从法国革命开始,政治动荡连绵不断,商业受挫,物价飞涨,人心惶惶。战争阻隔了不列颠岛与大陆之间的交流,英国的新机器和新技术难以到达欧洲各国。因此,无论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在经济上和工业上,它们都意味着到1815年时法国和其他大陆国家已远远落后于英国。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材料二: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在第四共和国原有基础上,加快了法德和解与合作的步伐。1960年,法国政府建议提前实施《罗马条约》,使原计划年底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当年5月建立起来,与1957年相比,六国工业品的关税到1960年年底已降低了40%,六国在关税同盟上所取得的成果超过了《罗马条约》签订者的期望。进入60年代,随着以欧洲共同体为核心的欧洲联合的发展,戴高乐把反对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强了欧洲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到1969年戴高乐退出政坛时,法国以欧洲为“跳板”,一定程度上重新恢复了它的地位和影响。

——摘编自阚四进《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对法国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戴高乐为“反对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提出的基本主张。概述1958—1969年戴高乐执政带给法国和欧洲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材料二:摧毁了纳粹政权的时候,我曾自问,对这个生灵涂炭民穷财尽的欧洲大陆的兄弟公民们,我能向他们提出什么最好的建议呢?我的建议可概括成一句话:联合起来。创造欧洲家庭的第一步必须是法国和德国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我们同欧洲在一起,但不是其组成部分。我们对它感兴趣,同其联系交往,但不能被并入或同化。由于我们处于英帝国和英联邦的中心地位,并在英语世界里与美国有兄弟般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接受欧洲联邦制度中充分成员国的地位。

--丘吉尔《欧洲的悲剧》

材料三1949年9月25日戴高乐在波尔多发表演讲时明确表示:“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一个协议。只要法国不居领导地位,欧洲就无法形成、我所说的是一个站起来的、不受牵制的法国。”

--《戴高乐演讲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丘吉尔和戴高乐“欧洲观”的异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1944 年)

材料二   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 年

2 003 700

698 000

317 570

91 290

所占%

100

34.88

15.85

4.56

1973 年

23 112 566

6 259 899

6 255 762

4 214 204

所占%

100

27.08

27.02

18.23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

材料三   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多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一

  1. (1) 材料一表明了美国的什么意图?为此,二战后美国在欧洲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据材料二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现象?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原因是(   )
A . 世界远离了战争 B .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C . 各国意识形态的分歧逐步消灭 D . 大国协调机制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