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知识点题库

如右图所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B阶段到D阶段只用了不到50年,其原因不包括

A . 生产力的推动 B . 处于相对和平时期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D . 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

A .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B .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 .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 .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下表是1860年至1970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排序表,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世界排名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970年

第一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第二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苏联

第三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第四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德国

①1890年以前英国工业产值最高是由于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1870年以后英国逐渐丧失了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

③20世纪初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

④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

A . 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 . 两极格局已被打破 C . 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 . 世界格局已形成“一超多强”
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推行了一系列强硬的外交政策,并在1966年宣布退出北约。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就公布2008年国防白皮书发表讲话时证实,法国决意全面重返北约。这一变化表明(   )

A . 世界多极化成为发展潮流 B .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走向 C . 法国旨在推动欧洲一体化 D . 世界局势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据统计,在1989年到1996年期间,仅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 440亿和350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

A . 市场经济体制在仝球范围建立 B . 政治格局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 C . 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空前强化 D . 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
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

表1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年份

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自民党议席

287

283

277

271

249

在野党议席

180

184

209

220

262

A . 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 B . 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 C . 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 D . 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材料四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五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图片_x0020_4  图片模式7

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1. (1) 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 (2) 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3. (3) 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4. (4) 请根据材料五的两幅漫画谈一谈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阿登纳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在于(    )

A . 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 B . 增强欧洲力量以此摆脱美国控制 C . 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 增强欧洲对抗苏联的力量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认为:“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多极化的基础之上。多极主义与多边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这说明国际关系民主化可以(    )
A . 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B . 促进各种文化趋向一致 C . 维护世界和平长期发展 D . 实现各国地位真正平等
意大利学者蒂贝里奥•格拉齐亚尼认为,多极化是新兴国家增强自身在国际领域自由空间的一次机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沈铭辉指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发达国家“抱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将越来越强。这说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A . 使新兴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 B . 促使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合作 C . 推动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 D . 有利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顺原子弹。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机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独立作用。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普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

——以上材料均摘自吴于崖、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 (1) 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 (3) 材料三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 . 全球化 B . 多极化 C . 一体化 D . 集团化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下列属于两次会议都强调的内容有(    )

①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②反对殖民主义

③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④捍卫国家主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冷战束后,国际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全球治理成为时代的命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政治,大国以军事实力、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划分势力范国、组建军事集团等手段实现其国家利益,无论是雅尔塔体制中美国和苏联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国,还是战后组建以各自为主导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组织的对抗,都是地缘政治战略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经济,在地缘经济中构成力量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科技、信息,生态环境,在地缘经济的影响下,国际关系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张旺《地缘经济因素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現民主原则,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理论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年,习.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关系,打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摘编自冯特军《国际政治概论》、赵可全《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关系的重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国际政治问题全球治理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经济区域集团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而且扮演着政治角色。各集团成员为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必然谋求政治上的联合,一些中小国家以集团化的形式和力量,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这表明(    )
A .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形成 B . 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C . 经济区域集团已转向以政治合作为主 D . 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联)一系列由国家制定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优先地位,包括预期的产量和新设备等。政府在冶金、矿业、电力等部门修建大型企业,试图把苏联建设成独立的工业国家,摆脱西方银行和贸易的支配……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另外,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地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因此,他并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结果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遇到了瓶颈,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每个工厂的配额都由莫斯科决定,而并非符合快速工业增长的需要。从头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与此同时的西方世界正在遭受经济萧条——苏联机器生产和钢铁产量提高了14倍。

——摘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1932年7月美国退伍军人为抗议补助金太低,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胡佛政府出动正规军骑兵,用军刀和催泪瓦斯血腥镇压了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和妇孺家属,……美国有1500多万人失业,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

——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鸿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制订的1958-1962年度《新长期经济计划》、《农业基本法》;池田勇人内阁制仃《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提出了以加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重要政策。……1957年,又通过《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等……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为35%,1965年为47%,1970年,又上升为52%。据1977年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高于英、法、联邦德国、意四国同年投资的总和……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

——摘自欧阳云《世界当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 (2) 出现材料二中“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使其“民主政体”得以保存的?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4. (4) 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三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西欧和美国建立了特殊的经济关系。1946年整个西欧的工业产量比1937年下降了30%,其中德国下降了69%,法国下降了28%,英国下降了4%,而美国却提高了47%。同时期,西欧主要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由30.5%下降到22.2%,而美国却由41.4%上升到56.4%。二战前西欧九国的出口值是美国的1.5倍,而战后仅及美国的1/2。受到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经济的恢复需要资金、技术和设备,而在当时两种社会制度严重对立的形势下,西欧唯一能够依靠的是美国。而美国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也必然要援助西欧。在金融方面,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同黄金、同资本主义各国的货币直接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使美元实际上成为西欧各国唯一的国际支付手段,美国成了向西欧提供国际流通货币的中央银行总库。

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1960—1970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7%、4.4%和5.3%,而美国仅为4.3%,同时期以上西欧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增长78.7%、75.6%和100%,而美仅增长61%,1970年法国、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比1948年分别上升了1.9%和6.5%,而美国却下降了16.8%。但在当时,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力量与美苏相抗衡。正如阿登纳指出的那样:“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当时美国认为推动西欧一体化有利于实施其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因此也支持西欧的联合。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后,必须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要求独立自主的发展。基于此.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指出:“马歇尔计划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美国和西欧的关系需要“进行痛苦的调整,需要耐心,需要敏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幼香《二战后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不同时期欧美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影响二者关系的主要历史因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知识,分析二战后不同时期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回顾英国脱欧公投始末,引发不少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崛起以及这一时期英国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都是对盎格鲁——萨克逊人实用主义哲学最好的诠释。“一个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这句名言,蕴含的精神实质成为日后英国外交的根本原则。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在我生活的岁月中,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欧洲大陆,而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来自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

——徐则荣、王也《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材料二:大多数脱欧派认为欧盟的政策,给予跨境犯罪和恐怖主义钻空子的机会,使之能够自由进出英国,已然威胁到英国国内社会稳定和安全。在一定意义上,英国脱欧是想通过向外界“关门”,将欧债危机、外来移民、难民安置和不断涌现的恐怖主义关在英国门外。

——任琳《英国脱欧对全球治理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在谈到英国退欧对于欧盟的影响时,有些学者指出考虑到英国并非欧元区的一员,英国退出欧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利于欧盟成员国以更加团结的态度去专注处理当前的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欧盟的运作甚至可能会更加高效;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英国脱欧会给欧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欧盟发展受阻,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甚至担心欧盟可能由此走向衰落。

——巩潇泫、贺之杲《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
  2. (2) 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关于英国脱欧对欧盟影响的不同观点。
  3. (3) 有学者说“英国脱欧是全球化终结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大事记

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西欧六国在罗马签订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决定成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关系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三次扩大

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十国正式并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摘自人民版《必修2》材料阅读和思考

  1. (1) 请结合材料指出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中规模的变化,并指出欧洲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演进趋势。
  2. (2) 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了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的内部和外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