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 . 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 . 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 . 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 . 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的发展战略是

A .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 . 科教兴国 C . 启动“希望工程” D . 尊师重教
下列事件与邓.小平主持或支持有关。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②恢复高考制度 ③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④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①②④③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去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 .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 .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 .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A .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 . 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 .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 . 教育的发展需要有超前性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清政府下令,要求各省科举改试“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同时派遣留学生。此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留学地区从日本扩大到英美,在留日学生中涌现了一批清末宪政改革的主力军。1902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堂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毕业生授予相应的功名;还规定了各级学堂必须开设包括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等课程,同时也强调各级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学堂章程颁布几年后,初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体系。同年,清政府下令逐渐递减科举取士的名额,计划十年之后,一律从学堂取士。1905年,清廷下令废止科举考试,并设立学部。据统计,从1904年到1909年,全国学堂总数和学生总数都增长了10倍以上。

——摘编自黄加温等《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清末教育改革。

40年前,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最大的拨乱反正是(    )
A . 小平同志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 B . 恢复高考制度 C . 实行义务教育 D .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下表是新中国历年高考作文题(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6—1976年 (高考中断十年)

1978年      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

1982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6年      树木·森林·气候

1998年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2年      清理路旁的脏物

2000年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摘自章家仪、胡笙《60年来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角色预设》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时期(1966—1976年;1978—2000年)新中国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及其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制度?该项举措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景式地表现了“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面貌。小说梗概如下: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卑;少平高考落榜后,回乡生产。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面的世界。

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1979年春,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他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面对了现实,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反映的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应该准确全面)。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1世纪伊始,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2009年欧盟教育委员会发表的《教育与培训2020》战略报告明确提出:教育对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求加大对教育的培训和投资;印度在教育发展规划中也强调,把教育放在“最高度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俄罗斯为增强大国优势,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优先发展项目”,各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2年12月,英国商业创新技能部发布了《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报告,确保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大学教育。2013年韩国政府也明确提出确保所有学生接受优质大学教育的机会。……新世纪初,在发达国家,各级教育机构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学习。韩国推出“智慧教育战略”,投资20亿美元用于电子教科书开发、教师再培训以及云网络建立。法国提出了“数字教育服务”的概念……新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呈现出的新趋向,为我国当前及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值得借鉴的方面和思考的问题。

——整理于徐辉《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趋向及启示》

  1. (1) 根据材料概括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2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出现了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主的一波留学热潮。“留美热”从1911年美国设立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开始,至1925年,在美学习科学与文化的中国留学生已达2500多人。“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留法学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向国内介绍和传播。国民革命期间又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为此,1925年苏联当局设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留学热潮重现的背景。
  2. (2) 概括与新中国初期相比,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
“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是:发展重点中学,特别是高中。1957 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 1952 年增长 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 78.6%。这一指标的完成(  )
A . 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 B . 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化劳动力 C .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 . 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十世纪6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中国排球队引入世界著名排球教练大松博文的“魔鬼训练、意志排球”理念,“严格要求、服从命令、团队精神”植入中国女排思想中。1981年,中国女排夺取第三届世界杯冠军。为庆祝女排夺冠,北大学生欢庆游行,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力崛起的热流。

从女排主力队员发展为主教练的郎平深有体会地说道:中国女排精神是“女排队员在比赛中获得的不仅是冠军,更是而对各种人生不确定时的勇气。”“单靠女排精神不能赢球,这是技术过硬的死磕。技术就是专业。”比赛时“心中有国家,眼中有国家,以国家为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广泛宣传“坚忍不拔、奋力登攀、为祖国荣誉而搏”的“女排精神”。

——摘编自《中国精神视域下的女排精神研究》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弘扬“女排精神”的时代意义。
1950年9月,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工农教育会议,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农教育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来。这一做法(   )
A . 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特征 B . 确立了工农主人翁地位 C . 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半文盲 D . 巩固了义务教育的成果
到1950年中期,中国拥有的227所高等院校中,有138所属于公立,65所属于私立,24所属于外国宗教机构。这种现象表现,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是(  )
A . 实现国有化 B . 加快普及步伐 C . 打破发展的不均 D . 实行统一管理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
A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 . 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C . 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路 D . 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在全国试行。规程将“爱劳动”提升到“国民公德”的层面,要求教师“根据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该规程(    )
A . 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B . 满足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C . 促成人民教育事业的奠基 D . 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据统计,1977年全国只有3所大学开设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6年底,全国设立法律系的高校已达603所,法学专业人数接近30万。这一变化说明(    )
A . 法律制度的建设臻于完善 B . 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C . 科教兴国战略已深入人心 D . 法学成为教育中最热门学科
1978年,我国的高等院校恢复了原有的职称制度。至1981年,全国高校超过13万名教师提升和确定了职称,其中,提升教授2400多名,副教授20700多名,讲师116100名。这一变化(   )
A . 是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的核心标志 B . 体现了改革开放后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居世界领先 C . 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 D . 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幅农村题材宣传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据此可知(    )

A . 体育文化广泛传播 B . 全民体育观念形成 C . 农村体育得到重视 D . 国民体质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