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知识点题库

读诗《荷叶母亲》,红莲和荷叶各象征着什么?


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   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

作用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默写。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       
②正入万山圈子里,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⑥绿树村边合,        
⑦心中的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荷叶母亲》)
⑧我想那                       , 定然有                          (《天上的街市》)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母亲是伟大美丽的, 母亲是温馨暖人的,母爱是冰心笔下的那片风雨占卜的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

  1. (1) 母爱是

  2. (2) 母爱是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无所不精。

③就这样,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 , 还要“行万里路”。

⑥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A . ②①⑥④③⑤ B . ②①④③⑥⑤ C . ①⑥④③⑤② D . ①③④⑥②⑤
《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
下面对《荷叶·母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插叙九年前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话——三个姐妹应花瑞而生,为下文的借花喻人蓄势。 B .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烘托出“我”烦闷的心情。 C . 作者由荷叶遮蔽雨中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D . 本文借物喻人,把母亲比作荷叶,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心中的雨点”指不能跟别人说的烦恼。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nì)笑     (xiù)觉     并(dì) B . (zǐ)妹     菡(dàn)     徘(huí) C . (jī)斜     (yìng)答    荷花(gěng) D . (hé)     (yīn)蔽     莲(peng)
选出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  )
A . 热  愁  郁 B . 蔽  绿  成 C . 花  负  D . 叶  下 
下列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 .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 .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D .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1) 选文写了我三次看红莲,请仿照示例概括后两次看红莲的情况。

    示例:一看红莲:雨繁杂,天浓阴,我心烦闷,红莲亭亭花开满。

    再看红莲:雷声作,雨点忙, ,红莲欹斜无依靠。

    三看红莲:雨肆意,打荷叶,心受感动,

  2. (2) 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荷叶遮蔽雨中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B . “心中的雨点”指不能跟别人说的烦恼。 C . 取《荷叶·母亲》这个题目,指荷叶像母亲一样,保护着它的孩子莲花,同时用荷叶来形容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 D . 最后一段用了抒情和议论表达方式,表达母亲对“我”的爱。
  3. (3) 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②文章展示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请写出变化过程。

     

    ③从文章中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4. (4) 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从加点词运用角度)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从修辞角度)

《散文诗二首》运用托物言情的方法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请你运用此法写一个片段,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不少于100字。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B . 母爱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情。 C . 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舍生取义”出自《孟子》,“教学相长”出自《礼记》。 D . 小语听到爸爸跟王叔叔打电话。爸爸说:“王弟,最近家父身体可好?老人家也近七十花甲了,我抽时间去看看他。”
综合运用。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   。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现在请让我们献上对母亲的颂歌。 

 ①仿照原段中的句式,请在横线上再补充出一个恰当的句子。 

 ②写出一个比喻句来赞颂母爱。 

 ③你有什么心里话对妈妈说,请写下来。(有真情,不少于20字)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为何说“我”是“坏孩子”?母亲当时是什么心情?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回答问题。

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 (1) 将“泪泉”改为“泪水”是否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2. (2) 仿照示例写两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 ,让你的   。

    母爱是,让你的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词语。
  1. (1) 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
  2. (2) 走到你做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3. (3) pái huái 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4. (4) 当你沐浴 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1. (1)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2. (2)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云与波 

 泰戈尔 

 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 ;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够上你那里去呢?” 

 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来了。” 

 “我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她而来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 ;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旅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 

 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到波浪上来了。” 

 我说:“傍晩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开她而去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跳着舞奔流过去。 

 但是我知道一个比这更好的游戏。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进,进,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选自《泰戈尔诗集》) 

  1. (1) “住在云端的人”和“住在波浪上的人”都邀请“我”,“我”为什么没有去? 
  2. (2) “我”出于什么原因向往云端?结果怎样? 
  3. (3) 诗人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母爱的?诗中塑造了两个怎样的世界? 
  4. (4) 诗的结尾说的“地方”是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会知道”?